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海顿简介,以及海顿演员个人简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海顿,J.Joseph Haydn(1732~1809)
奥地利作曲家。1732年3月31日生于奥匈边境下奥地利的一个村镇罗劳,1809年5月31日卒于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世代相传的车匠,母亲是贵族府中的厨工,家境贫困,12个孩子有6个夭折,海顿是12个孩子中的第2个。
生平 喜爱音乐的父母使海顿自幼受到民间音乐和教堂音乐的熏陶,从孩提时代就显示了出众的才华。他有漂亮的童声高音,不但能模仿唱出他所听到的每首歌曲,而且可以在自制的小提琴上拉出这些旋律。海顿的亲戚——海恩堡教会合唱团指导J.M.弗兰克看中了他,从此6岁的海顿永远离开了父母,他在多瑙河畔的海恩堡教会合唱团里唱弥撒曲,学习乐理和常用乐器哈普西科德小提琴。学业艰辛,正如他后来回忆的那样“鞭挞多于膳食”。两年后,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乐长G.罗伊特去海恩堡物色歌童,海顿被选进了唱诗班。
17岁这一年,海顿因变声被解雇,开始了一贫如洗备尝辛酸的生括。为了糊口他教几个孩子学音乐。一位朋友为他在维也纳找到了一间阁楼栖身,聊以自慰的是阁楼里有一架旧哈普西科德。晚年他对G.A.格里辛格尔(第一本海顿传记作者)谈起那段生活时说:“每当我坐在那架破旧的、被虫咬坏了的哈普西科德旁边时,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幕”。在这里,他勤奋自学,练键盘乐器、小提琴,研究理论。1754年他认识了当时颇负盛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声乐教师N.波尔波拉,海顿向他学习作曲、意大利文和声乐,同时为他的声乐课弹伴奏,兼当仆人。
1755年海顿受菲恩贝格伯爵邀请,参加在其府邸举办的四重奏晚会,担当四重奏中的小提琴手。次年海顿的第1部《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问世。经菲恩贝格伯爵介绍,1759年海顿应聘担任了捷克莫尔津伯爵府邸中的乐队指挥和室内乐作曲家。在这一年里,海顿创作了《第一交响曲》。次年,海顿与维也纳假发商J.P.克勒的女儿安娜结了婚,婚后夫妇不睦,长期疏隔,终无子嗣。
1761年是海顿一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莫尔津伯爵遣散了乐队,海顿就去艾森施塔特任P.A.埃斯泰尔唁济亲王的宫廷副乐长,不久任乐长。从1761年起直至1790年乐队解散,海顿在埃斯泰尔哈济宫廷度过了一生中最可贵的30年。作为一个贵族宫廷的乐长,首先是附属于主人的奴仆,要按照亲王的意旨办事:他创作管理和指挥乐队,对歌唱者进行训练,以至保管乐器,抄写分谱。宫廷的艺术趣味和繁杂的行政事务限制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另一方面,宫廷的管弦乐队、合唱队、歌剧院、木偶剧场等又为他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写作机会,并能直接检验自己的作品,从而增删修改,臻于完善。海顿大部分的佳作是在埃斯泰尔哈济宫廷中写成的,包括约60部交响曲,40首弦乐四重奏,约30首钢琴奏鸣曲,5首弥撒曲和11部歌剧等。
海顿声誉渐著,1764年他的作品在巴黎出版,1765年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英国报纸上。1781年结识W.A.莫扎特时,他已蜚声欧洲。年近半百的海顿与初显风华的莫扎特建立了诚挚的友谊。莫扎特自认为是海顿的学生,声称首先从海顿学习了怎样写作弦乐四重奏;他写了6首弦乐四重奏题赠海顿。海顿也十分倾慕和重视莫扎特的天才,他由衷地承认莫扎特歌剧创作方面的优势。在海顿后期的作品中,也显露了莫扎特音调柔和、感情细腻风格的影响。80年代的梅顿达到了创作上的成熟时期,1784年,他接受巴黎宗教音乐会之约写交响曲;1785年为西班牙卡迪斯大教堂写了管弦乐曲《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1786年他为巴黎奥林匹克音乐会写了6部交响曲。同一年他又为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四世写了一些夜曲和协奏曲。
1790年海顿的生活起了一个决定性的变化。N.埃斯泰尔哈济亲王去世,新亲王解散了管弦乐队,但保留了海顿的乐长衔头和俸禄。长期在工作和生活上依附于贵族的海顿,此到才真正开始在艺术天地中自由驰骋。他立即到了维也纳,不到一个月,就接受了英国伦敦音乐会经理小提琴演奏家J.P.扎洛蒙的邀请,于1791年新年到了伦敦,至1792年7月才回维也纳。1794年1月至1795年8月,他又第2次访问了伦敦。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德语:Franzz Jo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是继巴赫之后又一位伟大海顿简介的器乐作曲家,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
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小村庄罗劳,出身于一个贫穷的车匠家庭,27岁时受聘担任匈牙利埃施特哈齐亲王的乐长,任职达30年之久,海顿简介他一生写作了104首交响曲,两部神剧《创世记》和《四季》,同时也写作了大量的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以及一些歌剧、轻歌剧、12部弥撒曲和声乐作品。
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韩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海顿被公认为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之父,并且是钢琴协奏曲和钢琴三重奏的开创者。尽管一些早期古典派如卡尔·菲利普·蒂安·巴赫的儿子)和雷欧波得·莫札特(莫扎特的父亲)之于交响曲,都有重要的贡献,但海顿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
另外海顿将奏鸣曲式从原来的简单的“两步式”改进成为一种精巧灵活的风格。海顿还发明了奏鸣回旋曲式,一种带有两个主题的曲式。他还是第一个将赋格和对位法引进古典音乐的杰出作曲家。海顿是奥匈帝国国歌《帝皇颂》、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国歌《永久的祝福》和联邦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的作曲者。
海顿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细微简单的音乐主题扩展成宏大的结构。他的音乐通常浓烈饱满,在一个乐章中的关键情节经常迅速展开。
海顿的作曲实践也影响了莫扎特和贝多芬。贝多芬的初期作品经常是以冗长松散的奏鸣式展开,但紧接着在他所谓的“中期”运用了海顿的方法,这就是在十分简单的基调上逐渐发展出高度有机的音乐结构。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奥地利音乐家。海顿是继巴赫之后的第一位伟大的器乐作曲家,是古典音乐风格的杰出代表。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贫穷的车匠家庭,27岁时受聘担任匈牙利艾斯台尔哈奇亲王的乐长,任职达30年之久,他一生写作了96首交响曲,两部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同时也写作了大量的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以及一些歌剧、轻歌剧、12部弥撒曲和声乐作品。他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绰号为“海顿老爹”。
青少年
海顿出生在当时奥匈边境的一个叫做Rohrau的村子,父亲是车匠。尽管父母亲不识乐谱,但在海顿的记忆里,一家人还有邻居们经常在一起唱歌。在海顿很小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他五,六岁时,也就是1737或1738年,被送到Hainburg an der Donau附近的亲戚家,在那里接受教堂唱诗班的训练。1740年,在当时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音乐总监Georg von Reutter下乡选苗子的时候被相中。Reutter把海顿带到了维也纳,在其后的九年里,海顿一直在儿童合唱团唱歌。在最后的四年是和他的弟弟 Michael在一起。其间海顿学习唱歌、钢琴和小提琴。Reutter修改了海顿的第一首作曲,但并未对他正规教授作曲课。尽管如此,海顿还是学到了很多--主要是通过自学,另外他很小就开始享受维也纳音乐环境的熏陶,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关于他是否在那时已经研习了Johann Mattheson的Der vollkommene Capellmeister和Johann Joseph Fux的Gradus ad Parnassum 历史还无定论。但这两首作品成为海顿以后成长的基石。
1749年,海顿身体已经成熟,已经无法唱出儿童合唱团要求的童声,于是被找了个借口赶出合唱团。 据说他在公园长凳上过了一夜,但随后被朋友收留,开始了他的自由音乐人的生涯。 在这之后十年的艰难岁月里,海顿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当过意大利作曲家Niccola Antonio Porpora的随从。 他努力学习,以填补自己专业上的不足之处。并写出了他的第一首四重奏和第一部歌剧。在这期间,海顿的专业造诣逐渐提高,羽翼渐丰。
从1754年海顿开始担任维也纳出生的当时10岁的Marianna Martines 的钢琴教师。在他开始教她的时候,Marianna Martines已经弹得很好了。海顿住在学生家,不收学费以抵房费。
大概在1757年,海顿得到了他的第一个重要职位, 即担任在Pilsen的Lukavec城堡的公爵Karl von Morzin的乐长。在他担任这一职位的那些年里,他写出了第一首交响乐作品。作为乐长他指挥一个小乐队,并为之写出他的第一首交响乐、弦乐三重奏、卡萨欣(Cassationen)、弦乐四重奏。这些曲谱多为手写,并没有印刷。
Morzin公爵不久出现财政困难,于是不得不解散乐队。但很快海顿就于1761年在Esterházy家族找到了一个类似的副乐长职位。 Esterházy家族在当时的奥匈帝国地位显赫。后来乐队的老乐长Gregor Werner于1766年去世,海顿升任正职。
在Esterházys担任乐长时期
Ludwig Guttenbrunn所作海顿肖像, 大约在1770作为身穿制服并拥有官衔的宫廷乐长,海顿跟随这个家族住过三个地方:大约离维也纳50公里的艾森施塔特; 维也纳冬宫,以及一个叫做Eszterháza的新城堡。这座城堡于1760年在匈牙利地界修建。海顿当时的职责主要是作曲,领导合唱团,为宫廷成员演奏室内乐,以及组织歌剧创作。尽管众多职责在身,海顿感觉很充实和快乐。 Esterházy的王公们(先是保罗二世-Paul Anton,然后尼古拉一世-Nikolaus I.)都很懂音乐,欣赏海顿的工作并给他创造必要条件以使他的才能得以发挥。他们每天都去听合唱团的演出。
Eszterháza全景1760年,在拥有一份稳定乐长工作后,海顿与Maria Anna Keller结婚,但婚后感情不好。Maria Anna不生育,这让海顿很失望。有传闻他与同是Esterházy乐团的歌唱演员Luigia Polzelli有染,并是她的儿子Anton的生父。
海顿在Esterházy三十多年担任乐长期间,不但创作出大量音乐作品,风格也不断有所创新,而且名声在外。逐渐地开始不但为雇主,也为公众写作。这期间他的著名作品如巴黎交响曲 (1785~1786年) 和最早为合唱版本的临终七言就应国外邀请而作。
在1781年海顿和莫扎特成为好朋友,并从那时起对他以后的作品有了很深的影响。两人经常喜欢一起演奏弦乐四重奏。众所周知,海顿在那时已经停止创作歌剧和交响乐,而这正是莫扎特的强项。莫扎特为此特意写了首四重奏,以配合海顿刚刚完成的Op. 33系列。莫扎特将这首作品献给了海顿。
海顿于1785年2月11日加入共济会所Zur wahren Eintracht。莫扎特未能参加他的入会仪式,因为当天他必须出席他父亲列奥波德·莫扎特的音乐会。莫扎特也是该组织的成员。正是这种关系更加加深了海顿和莫扎特之间的深厚友情。
独立音乐人
1790年Nikolaus大公去世,他的继承人没有丝毫的音乐品位,因此解散了宫廷乐队并让海顿退休。海顿随后接受了德国音乐经理人Johann Peter Salomon的邀请前往伦敦,加入他新组建的交响乐团及合唱团。
这两次出行(分别于1791~1792年 和1794~1795年)取得了极大成功。听众为看海顿的演出蜂拥而来,使海顿名利双收。在伦敦期间,海顿还完成了一些重要作品,如交响乐 鼓声, 军队, 伦敦, 骑士四重奏 和吉普赛人三重奏。
海顿曾经考虑加入英国籍并在那里长期生活,但未能如愿。他回到维也纳,盖了新房,并改变其作曲风格,开始写气势宏大的合唱和交响乐作品。他完成了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的创作,并为Esterházy家族写了六首教堂乐作品。Esterházy家族那时的王子很喜欢音乐。海顿还完成了他的弦乐四重奏系列的最后九首,如皇帝四重奏, 五度四重奏和日出。尽管海顿已经不年轻,他还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在一封信中他写道:“在这美妙的艺术中还有那么多要做啊!”。
1802年,海顿感觉到一种多年困扰他的疾病开始恶化,以至于他身体上已经不能继续作曲创作。这对海顿来讲无疑是一次重创:正如他自己所说,有如此多的新鲜的音乐创意,如潮水般源源涌来,等着他去完成。 尽管海顿在最后的几年里被仆人精心照顾,经常有人登门造访,并得到了许多荣誉,但这绝不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在生病期间,他经常靠弹奏奥地利国王颂(Österreichische Kaiserhymnen)来寻找精神安慰。这首曲子是他1797年以一个爱国者的热情创作的。
海顿在拿破伦攻陷维也纳后不久去世。他最后的遗言,竟是在邻居遭到炮轰后他安慰仆人们不要害怕。
海顿被葬在Hundsturmer墓地(现在的海顿公园,维也纳Meidling)。 而Esterhazy家族对此竟然不闻不问。直到后来von Cambridge公爵和Nikolaus II.大公说起, 才华横溢的海顿曾在他家做过多年的乐长,他在1820年决定把海顿的坟迁到Eisenstadt的海顿教堂。当海顿的棺材被打开时, 人们发现头颅不见了。后来调查发现,Esterhazy大公的秘书 – Joseph Carl Rosenbaum, 是当时头骨学者Franz Joseph Gall的崇拜者。他买通了监狱管理人和其他两个公务员,在海顿下葬八天后,把棺材打开,偷走了头颅。因为当时找不到被盗的头骨,人们只能将无头的遗体运到Eisenstadt下葬。后来监狱管理人Johann Peter交给警察一个所谓的海顿头骨,但真的头骨在秘书Rosenbaum哪里。他让好友Peter将头骨转交音乐学院。但直到Peter死也没有完成这个任务。Peter的遗孀还是没有做到。头骨后来经过多人的手,直到1895年被维也纳音乐家之友协会收藏在它的博物馆里直到1953年。又几经周折,终于在1954年头骨从维也纳被运到Eisenstadt与身体合为一体,经历了145年,海顿总算是有了全尸。
编辑本段性格 海顿在他同时代人中是出了名的善解人意和乐观。他有很多幽默细胞,喜欢开玩笑,他的幽默不仅体现在他的恶作剧嗜好,人们还可以从他的音乐作品中体会到。Esterházys乐队的人都特别尊敬他,因为他总能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并且为争取手下人的利益敢于出头与雇主交涉。 海顿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他作曲不顺时,会念玫瑰经祈祷,似乎很灵验。在他完成一首曲后,总是在手稿的结尾写上“赞美上帝”之类的句子。海顿最钟情的业余爱好是打猎和钓鱼。
海顿个子不高。和当时许多人一样,他得过天花,脸上留下了许多疤痕。他人不漂亮,难怪在伦敦那么多女乐迷追捧他时,海顿简直是受宠若惊了。不同的肖像画家为他画像时,都着重表现他的人格魅力,而尽量避免写实他的丑陋的外貌。结果任何两张他的肖像都不相象。
编辑本段成就 海顿被公认为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之父,并且是钢琴协奏曲和钢琴三重奏的开创者。尽管一些早期古典派如卡尔·菲利普·埃曼努埃尔·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儿子)之于钢琴协奏曲,以及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同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儿子)和雷欧波得·莫扎特(莫扎特的父亲)之于交响曲,都有重要的贡献,但海顿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
另外海顿将奏鸣曲式从原来的简单的“两步式”改进成为一种精巧灵活的风格。海顿还发明了奏鸣回旋曲式,一种带有两个主题的曲式。他还是第一个将赋格和对位法引进古典音乐的杰出作曲家。
海顿是德意志之歌(德国国歌)的曲作者。
姓名:海顿 性别:男 国籍:奥地利 生日:1745年 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生于罗劳,奥地利的一个村庄。民间歌曲和舞曲是他的天然继承物。他在童年时就显示出非同一般的音乐才能,并在教堂里获得了一个唱诗班歌手的位置。十六岁后,他在维也纳住下,找了一架破旧的古钢琴练习演奏。他靠教学和为人伴奏维持生活。不久,海顿引起了维也纳贵族音乐爱好者的注意。1761年,海顿加入了埃斯特哈齐家族的王府乐队。海顿在这里住了近三十年,度过了大部分创作生涯。海顿指导着的一支管弦乐队、一个歌剧团、一个木偶剧院,还有教堂。海顿很年轻时就结婚了,但和妻子相处并不融洽。他们最后分手了。中年时,海顿的声名遍及欧洲。九十年代,他两次访问英国,在那里指挥他的作品,大获成功。1808年,维也纳的艺术家和贵族组织演出了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以向他致意。一年以后海顿逝世,他受到了同胞们的尊敬,全欧洲都承认他是当时的首席音乐家。
海顿的创作遍及音乐的各种体裁和形式,但他的最大功绩却在于他的交响曲和四重奏创作。海顿交响曲的最高成就,是他九十年代旅居伦敦时创作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海顿的交响曲很早就定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最富有戏剧性。第二乐章慢板,表达内心体验。第三乐章叫小步舞曲,时常有农村舞曲的性质,第四乐章往往是民间风俗画面的写照。弦乐四重奏在海顿的艺术中占据了中心位置,他留下了83首弦乐四重奏是这类乐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中期和后期四重奏作品包含了音响和形式方面值得注意的试验。海顿还是一个多产的教堂音乐作曲家。他的清唱剧《创世纪》获得了仅次于韩德尔《弥赛亚》的声望。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海顿简介,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海顿简介,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海顿简介,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贫穷的车匠家庭海顿简介,27岁时受聘担任匈牙利艾斯台尔哈奇亲王的乐长海顿简介,任职达30年之久,他一生写作了104首交响曲,4部清唱剧以“创世纪”和“四季”最为突出,同时也写作了68首的弦乐四重奏,5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一些20部歌剧(5部散失)、轻歌剧、13部弥撒曲和声乐作品。
海顿的音乐幽默、悠闲、明亮、轻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亨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海顿被尊称为“交响乐之父”,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奥地利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绰号为“海顿老爹”。
海顿简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海顿演员个人简历、海顿简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