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李德生简历,以及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1916年生,河南省新县人。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供给处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三十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七旅十九团团长,第六纵队十七旅旅长,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1987年分别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和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委员,总政治部原主任,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沈阳军区原司令员,国防大学原政治委员李德生同志,因病于2011年5月8日15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李德生同志193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2011年05月08日 21:00:57 来源:中国政府网
李德生将军详细简历
[李德生](1916—2011-05-08)河南新县陈店乡李家坳(原属光山县柴山保)人,出身贫农。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不久改为红一军)。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1932年10月在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转移途中参加新集、漫川关等战斗。1933年后,曾任红四军第十二师连指导员。参加过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1935年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在红四军十师任交通队通信员和党支部书记、排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任徘长,参加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的战斗。1938年任连长、副营长,曾参加响堂铺等战斗和百团大战。1943年任营长,同年调至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任三十团团长,1945年任第七六九团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七旅十九团团长。1946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十七旅旅长。曾参加上党、邯郸、鲁西南等战役,继又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参加襄樊战役和淮海战役。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参加渡江及西南诸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和金城反击战。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和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4年回国。1955年任军长,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中广网北京5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委员,总政治部原主任,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沈阳军区原司令员,国防大学原政治委员李德生同志的遗体,昨天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李德生同志因病于2011年5月8日15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李德生(1916—2011),河南
新县陈店乡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 革命家、军事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193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2011年5月8日15时20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6岁。
李德生将军详细简历
[李德生](1916—)河南光山县柴山保李家坳(今属新县)人李德生简历,出身贫农。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不久改为红一军)。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1932年10月在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转移途中参加新集、漫川关等战斗。1933年后,曾任红四军第十二师连指导员。参加过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1935年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在红四军十师任交通队通信员和党支部书记、排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任徘长,参加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李德生简历的战斗。1938年任连长、副营长,曾参加响堂铺等战斗和百团大战。1943年任营长,同年调至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任三十团团长,1945年任第七六九团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七旅十九团团长。1946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十七旅旅长。曾参加上党、邯郸、鲁西南等战役,继又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参加襄樊战役和淮海战役。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参加渡江及西南诸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和金城反击战。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和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4年回国。1955年任军长,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8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返回部队。在组织军事训练中,总结出“郭兴福教学法”,被推广至解放军各部队。1968年任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0年4月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71年1月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同年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1973年12月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77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5年11月,任国防大学政委。是中共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副主席,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被增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1992.09--1996.07 南昌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生
1996.11--1999.04 江西省万载县政府办公室干部
1999.04--2001.11 江西省万载县政府办公室秘书
2001.11--2005.05 江西省万载县体改委副主任(2002.09--2005.07中央党校哲学专业研究生班脱产学习)
2005.05--2005.11 江西省万载县政府办公室副科级秘书
2005.11--2006.08 江西省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科员
2006.08--2011.06 江西省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主任科员
2011.06--2016.08 江西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副调研员(2013.06--2015.08挂职德兴市政府副市长)
2016.08--至今 铅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关于李德生简历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