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郭金升,以及郭金金照片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丁振儒郭金升,抗美援朝战士。1951年入朝郭金升,1953年11月回国,时任铁路总队三大队二中队五小队职工。1993年6月在中铁四局五公司离休,现安居九江基地。
来到丁振儒老人家中。丁老快人快语,他的讲述自始至终都充斥着一股子浓郁的乐观主义精神,不时引起我们的笑声。
1950年11月23日下午三点多吧,都在工地上干活呢,修线,汽笛响郭金升了,大叫:现在通知,现在通知,同志们,同志们,都到俱乐部开会。当时一个大队只有一个总支书记,叫个什么名已记不得了,七名党员的身份都还是保密的。书记作动员,反复就讲一个中朝关系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我们呢,就争着报名去朝鲜,那是件光荣的事啊。
我在朝鲜过了两个春节,别提有多糟糕了。51年大年初一,没有盐的饺子刚包好,水还没烧开,锅就被敌机炸飞了;52年年三十,发了两苹果,没舍得吃,刚搁到防护架上,得郭金升!一枚炸弹崩来,苹果炸没了,气得我们冲着飞远了的飞机直骂。那苹果可是宝贝呀,为啥呢?在朝鲜因为缺粮食和盐,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得了夜盲症,每次都是从国内运些维它命丸子来发给大家,你想想,两苹果的维生素该有多少啊?!
不过,比起这过年来,我最记得的事两件。一是行军,抢修铁路,那是一有命令就得走,有一次行军三天走了三百多公里路,翻山时,到达山顶,一名女同志实在走不动了,就裹着大衣从山顶上往下哧溜,大伙都跟着学,那山上雪厚,到也没怎么着大伙,就是人发困,走着走着,就有人栽倒了,迷盹中就听见有人喊:走了,走了。行。人答应着,都没动。等一怔醒,队伍早没影了,拔脚就往前追。
二件事是拆敌机扔下来的炸弹。这方面郭老英雄郭金升,后来当过咱四局二处名誉主席的,是高手。他在日本军工厂干过童工,入朝后,看到敌机轮番轰炸后,还扔下来定时炸弹、子母弹、蝴蝶弹等,这些东西只要到时间,或者人碰上其中的一颗,就会自动爆炸,杀伤力特别大。郭老英雄就琢磨着拆定时炸弹,没想到,成了,他就带着一帮子人专干这事。他个人在朝拆卸的定时炸弹雷管、炸弹累计约上百吨吧,停战以后,朝鲜的金日成主席亲自给他授奖章,和彭德怀大元帅的一样,是朝鲜国家一级勋章;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彭德怀大元帅都接见过他,周恩来总理在电视上当面称赞他“拆得不仅仅是炸弹,而是拆掉了美国的兵工厂”。
不过,拆炸弹的危险性特大,和我们一起赴朝的周明江同志就是在拆定时炸弹时,弄TNT,被炸得只留下上半拉身子了,我扶着他,他只说了一句话:“都没了”。真惨啊。我们了解到,在朝鲜,敌机轰炸多投掷各种不同类型的炸弹,并多低空飞行以提高命中率。在清川江大桥轰炸中,敌机竟然是穿桥梁而过。只有到1953年上半年,我方有了“三击炮”,敌机才不敢肆意低飞。
职工们在抢修线路中,经常会遇到被定时炸弹炸伤的危险。为减少牺牲,职工们成立了排弹小组,专门研究定时炸弹规律。郭金声、张臣都是当时的拆弹英雄。碰到大的定时炸弹,就用绳子把它拖出去,丢入大弹坑,或拆除炸药,或引爆;遇到子母弹,如果是落在江面,就用绳子挂上木排,沿水而过,碰撞炸弹。如果是在地面上,或用枪点击引炸,或投石试探,拆除引线;蝴蝶弹最让人讨厌,体积小,杀伤力强,能穿地几米不炸,而一旦人踩上,则非死即伤。要消灭它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封锁投弹区,挨地进行探查,最后引爆。细菌弹只能低扔,弹药里有蟑螂、老鼠、苍蝇和糖果玩具,多用火烧销毁。
当时大队一名指导员,叫柳耀亭的,兼着队上的武装干事,也是在抢修时,发现一颗子母弹,他喊叫让人走开,用枪点射,谁知道,另一颗炸弹就在他自己脚下,大伙眼睁睁地看着他被炸飞了,光荣牺牲。
正说着,丁老的老伴提着一筐子菜回来了,寒喧数句,我们又切入正题。“丁老,当时您成家了吗?”
“成了,要不你们丁婶到现在都还念叨我入朝那两年,逢年过节的,她就一个人躲屋里哭,为啥呢?她知道抗美援朝是件光荣事,可就是担心。”
丁婶这时候插言:“我咋不担心,你给这些年轻人看看你身上的伤疤”。
丁老嘿嘿笑了笑,卷起了衣角,露出左前胸的伤疤,又指了指脖颈和眉骨,告诉我们这是他两次死里逃生烙下的战争纪念品。
“别河千川,连战三捷。我就是在这次抢修中连负两伤的。在别河桥抢修,人已连续干了七天七夜,敌机来了扔炸弹,人愣是没感觉,就听到一声巨响。清醒过来时,才发现身上穿的棉衣被炸得只剩下棉花了。脖子热乎乎的,一摸,是血,这时候才感觉脖子上象烙了块铁,痛得钻心,而胸口这块伤还是回到队上去医院才发现的。要不人为啥说战争是残酷的,也是麻木的,我估摸着就是讲我这样子的事呢”。
丁老的诙谐引得我们发出笑声,但笑声中我们却分明看到人们对战争的痛恨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仙”李白的笔下,高耸巍峨、秀美险峻的秦岭山脉连绵不绝,让诗人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这样的“感叹”延续了千年,直到1958年,一条“登天的梯子“跨过渭河、穿过秦岭,沿嘉陵江而下,越过巴山,进入四川盆地,此后巴蜀栈道拉开了由天堑变通途的序幕。这条“天梯”就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从1952年宝成线动工修建到1958年正式运营的6年间,不少文人墨客、记者游人来到这里,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着秦蜀道路的伟大变迁,歌颂着修筑宝成铁路的苦甜离合,其中大家最熟悉的一篇当属《夜走灵官峡》。这篇讴歌宝成铁路建设者的文章曾经被收录在初中语文课本里,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它的作者就是与宝成线结下不解之缘的作家杜鹏程。
杜鹏程(1921年~1991年),陕西韩城人,原名杜红喜,现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作品有《年青的朋友》《杜鹏程小说选》等。杜鹏程的小说多为重大题材,注重从严峻的斗争与考验中描写人物精神面貌。
坐落在秦岭站区内的宝成铁路文学陈列室内,展陈着50余册(件)与宝成铁路相关的书籍、报纸、画册、徽章等实物。其中一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6月出版的(第一版)《杜鹏程文集》格外醒目。
文集一套4本,除了收录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和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外,还收录了许多记录作者在宝成铁路建设时期经历的作品,《夜走灵官峡》就收录在文集的第二册里。
翻开文集第一卷,“宝成铁路人,诗意著人间”十个字跃然纸上。这套文集是2019年初西安通信段创建宝成铁路文学陈列馆时,专程拜访杜鹏程的爱人张文彬老师,由张文彬老师亲笔签名赠送。
据张文彬老师回忆,杜鹏程与宝成铁路有着非常深厚的情谊。新中国成立伊始,他在完成作品《保卫延安》的修订之后,便积极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他走过长江大桥、鹰厦铁路等全国多个建设工地,最后来到了宝成铁路。
来到宝成铁路后,他把自己当成一个建设者,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一起工作,帮助工人写信,教工人识字,念一些经典文章给工人们听,时间长了,工人们喜欢上了这个质朴的作家,亲切地喊他“老杜”。
其中杜鹏程有一个关于“老杜”的小故事让大家记忆犹新。在宝成铁路秦岭山里的一个施工隧道里,杜鹏程与筑路模范郭金升握手时,发现郭金升的手心、手指有许多小黑点。在杜鹏程的追问下才得知,郭金升在朝鲜战场上拆卸定时炸弹时,一不小心引爆了手中的爆炸,铁屑飞进了肉里,经年累月,就在手上的皮肤表面形成了小黑点。郭金升说:“一握铁锤,铁屑扎得肉疼。不过,我习惯了,能忍住,可以修路。”听完这句话,杜鹏程眼里闪烁着泪花,当晚他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会写诗的朋友们,来歌颂劳动人民的双手吧。这许许多多的手上写着我们祖国的全部历史!”
宝成铁路建设期间的所见所感,给了杜鹏程非常丰富的创作源泉,他也用真挚的情感记录着看到的一切,把它们写进了文章里。《夜走灵官峡》这篇文章的创作始末是杜鹏程在宝鸡凤县灵官峡的一段真实经历。文章真实再现了当年宝成铁路建设时期的火热场景,讴歌了铁路人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打通祖国西南大通道的信心和决心,文章中小“宝成”用稚嫩的口吻说道:“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除此之外,杜鹏程还撰写了《工地之夜》《一个平常的女人》《英雄的事业》和《在秦岭工地》等数篇描写宝成铁路建设的文章。
《在秦岭工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嘉陵江的洪水淹没了通往江对面的大桥,一位铁路青年不顾生命安危,拉起一根铁索跳入奔涌的江水,游到对岸,架起一条传送带,为前方施工的工友们提供物资补给。其实这只是杜鹏程笔下无数宝成铁路建设者们的缩影,尽管当时的条件简陋、任务艰巨,但宝成铁路建设者们仍然喊出“大干苦干,艰苦创业,奉献宝成,尽快通车”的口号。从观音山到青石崖,攀秦岭越巴山,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群可敬的铁路筑路人用青春芳华乃至生命,打通了这条通蜀大道,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进入新时代,宝成铁路依然是连接大西南的主要通道。从公益“小慢车”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到货运增量、打赢蓝天保卫战,这条北起陕西宝鸡,南到四川成都,全长668.198公里的新中国首条电气化铁路在中华大地上奏响了一曲曲让人惊叹的华美乐章。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一代又一代的铁路人肩负“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传承“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基因,赓续宝成精神,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面貌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实际行动,不断为推动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的辉煌。
杨连第是天津市北辰区北仓村人,是解放战争的“特等登高英雄”、抗美援朝战争的一级人民英雄和朝鲜“共和国英雄”,是与杨根思、孙占元、黄继光、邱少云齐名的志愿军五大烈士,2009年获评海河骄子、共和国铁路楷模。
《解放军文艺》于1951年6月创刊,不久刊出了这张排弹照片,让全国人民直观地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经常与美军扔下的定时炸弹作斗争。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投掷定时炸弹伴随着战争进程的始终,又以1952年为甚。定时炸弹各式各样,大的比人高,小的一丁点儿。1个中型炸弹就有2500磅,折合1134公斤!而且最爱投掷在铁路沿线,有的先投下定时炸弹然后再扔爆破弹,用炸起的土掩埋定时弹,明面上看不见,让指战员们防不胜防,给中朝军队和朝鲜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杨连第所在铁道兵一师有个特等功臣郭金升,是位随军技术工人。从1952年2月18日开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竟拆卸、排除凝固汽油弹、杀伤弹、蝴蝶弹50多种1129枚,其中包括1千磅的炸弹128枚,绰号“面对死亡的勇士”。
杨连第所在连守卫的百岭川大桥地势险要,又是运输的咽喉要道,因此敌机为了轰炸这座桥梁,竟在一年的时间里投下7000多颗炸弹。一次敌机轰炸了百岭川大桥,杨连第为了及时了解桥梁破坏情况,冒着硝烟冲上了大桥,当他刚走到第二空桥梁时,身前身后的桥梁全被定时炸弹炸落到江中。
一天夜里,敌机又来轰炸,杨连第和连长李春胄提前上现场去侦察情况,留下指导员集合队伍。
两个人出了山口,顺着线路走到离桥不远的鱼龙车站。成排的炸弹一批又一批地投下来。他们到防空洞里掩蔽了一下,敌机刚走,就向现场跑去。车站上的朝鲜职工金同志,也紧紧跟在他们后面。
现场上,烟雾弥漫。杨连第回头对连长说:“你在桥头等一会儿,我先到桥上看看!”说着就走上桥去,金同志跟在后面。杨连第弯身慢慢地往前走,借着微弱的月光,看见第三孔钢梁已被炸掉了一角。他检查确实以后,又继续往前侦察。走到第六孔梁上的时候,背后一颗定时炸弹爆炸了。火光一闪,一声巨响,一股猛烈的热风从背后扑来,一下把他掀倒了。
他昏昏迷迷地两只手抱住梁上的枕木,好一会儿才醒过来。他坐起身,伸手往头上摸,一股黏液顺手流下来,前额已破了一条大口子。他立即掏出手巾,擦净头上的血,把伤口紧紧地缠上。
20世纪50年代,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位英雄、模范和功臣。其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12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2名;一级英雄51名;一级模范4名;二级英雄、二级模范和特等功臣以上者362名。
1、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
2、志愿军特级英雄、特等功臣:
杨根思、黄继光
3、一级英雄、特等功臣:
于喜田、于泮功、王兆才、王海、王德明、王学风、毛国臣、孔庆三、任宝山、伍先华、李延年、李凤林、李家发、邱少云、沈树根、吴志洲、余新发、周厚刚、赵宝桐、胡修道、柴云振、高成山、高景灏、秦建彬、徐长富、陈德中、倪祥明、郭忠田、郭恩志、孙占元、孙生禄、黄家富、曹庆功、崔建国、张永富、张积慧、杨育才、杨保山、杨连第、杨春增、雷保森、鲁珉、刘庆亮、刘维汉、刘玉堤、阎成恩、谭炳云
4、一级模范、特等功臣:
王兴记、孙凤钜、张益仁、罗盛教
5、一级英雄、一等功臣:
(两次一等功)
卜广德、毛张苗、孙振禄、魏玉德
6、二级英雄、特等功臣:
王天保、王保江、王合良、王彦林、田立明、平太信、冉隆华、牧保才、朱金池、朱溶堂、吕暮祥、安炳勋、李文彦、李祥、李忠先、李元兴、李经盛、余贵、宋兰君、易才学、林炳远、周德高、房志忠、房光超、胡连、范万章、郝兴文、郝志新、高云和、高良伦、马新年、陈治国、陈吉、徐连才、徐恒禄、梁振龙、许天良、孙子明、康治平、曹光景、黄丑和、焦景文、董明德、张像山、张建明、张兰亭、程云庆、粟振林、杨振玉、杨国良、葛洪臣、葛英东、万子扬、农廷秋、郑起、郑金钵、蔡兴海、赖永泽、赖发均、邓章德、蒋道平、蒋永德、刘钦、刘继和、刘凤勇、刘俊卿、欧文辉、龙世昌、薛志高、戴荣华、庞殿臣、关崇贵
7、二级模范、特等功臣:
吕玉久、胡金华、陈振安、张明禄
8、二级英雄、一等功臣:
于水林、王锁昌、王云阁、王克得、王万夏、王兴义、王元义、王庆琳、王志、牛锡浩、孔范玉、任西和、李国玉、李秀德、李树森、李家芝、李太林、李吉武、李玉才、李汉、杜树君、邢连富、车臣才、冷树国、周信仁、周平、周腊生、林贵远、吴少贵、吴胜凯、邵凤阳、金克智、姚显儒、徐邦礼、徐文斌、徐申、徐生、马天明、马一钧、马如华、袁孝文、梁封、孙明芝、孙克荣、高润田、高守余、高胜德、高月明、梅怀青、许长友、崔长海、崔贵江、陆廷高、陈少青、陈忠贤、陈启瑶、黄万丰、曹殿生、乔永生、曾平章、曾南生、曾少才、毕武斌、郭隆楷、张希瑞、张振华、张豪、张宝富、张渭良、张来元、张文兰、张良广、张万荣、傅庆祥、傅绍斌、杨伯钊、杨锡生、杨树华、褚庆然、叶君、邹炎、赵恒志、赵柏生、董恒志、裴景善、刘保成、刘四、刘久恒、刘福海、刘光子、阎洪全、樊金明、蔡金同、蔡朝兴、郑定富、郑长华、萧桂强、蒋元伦、骆家奎、韩勤忠、韩德彩、简海金、谭朝志、苏文俊、欧阳代炎
9、二级模范、一等功臣:
于凤泉、于溪源、于宪桂、王紫龙、王明学、王顺义、王永维、任廷昌、朱重元、李文臣、李华云、杜福先、杜占山、岳吉齐、林波、施玉南、姚小遂、席忠、陈汉文、陈达志、陆善清、许景春、程山堂、靳国华、黄明德、张培芝、张灿、张振智、曾荣廷、喻忠奎、赵尔云、赵宪法、赵金贵、杨殿超、杨在先、熊克恒、刘树德、刘保英、刘秀珍、钱良生、薛文德、薛其德、罗德顺、苏志明、耀先
10、特等功臣:
于德江、王万成、王安全、王兴邦、王荣、王凤江、文汉春、牛喜生、牛瑞山、方国发、尹继发、史朝珍、史仁和、甘士亮、朱有光、宋新文、何家胜、邱宪章、吕学敏、李炳舟、李洪序、李春长、李光禄、李德贵、李满、李玉、李占广、李飞、李德学、李海清、牟士清、金耳世、吴儒林、胡志先、胡照春、侯柏锁、陈述中、陈德清、陈其昌、陈宝喜、陈开茂、陈任华、陈亮、陈佑甫、郭正喜、郭金升、徐忠、梁庆友、孙敬珍、孙忠国、唐章洪、许洪斌、黄德明、隋春暖、华龙毅、张怀英、张光生、张炳恒、张瑞臣、张桃芳、张续计、张守义、张书明、张昭义、张才树、崔含弼、彭福礼、逯松亭、杨育才、杨保明、赵毛臣、赵玉忠、赵连山、赵先有、郑恩喜、齐子英、潘正光、萧子云、刘万寿、刘金生、刘桃顺、刘东武、卢耀文、鲁清芳、罗子周、罗沧海、谭芳云、苏世英、顾洪臣。
这些英雄、模范、功臣,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畏强敌,血洒朝鲜。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
这是朝鲜战争前的南韩总统李承晚,1948年执政后,紧跟美国冷战步伐,大肆清洗南韩 所有左翼党派和团体,滥杀无辜,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屠杀惨案。
李承晚
2008年,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布了一批解密档案,这批档案记载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李承晚军政府对左翼人士及其同情者进行大规模屠杀的事实,被杀害的人数可能高达10万之众。
被李承晚屠杀的人士埋葬坑。
被屠杀的女性。
这批解密档案显示,在1950年6月朝鲜军队大举南下之际,韩国军队和警方在数周内清空监狱内的政治犯,将大量犯人(其中许多为妇女和儿童)迅速地分批集中处决,抛尸于临时挖成的坑中和废弃的矿井中,大多数被害者都没有经过审判程序。
埋葬被突击屠杀的“犯人”,包括妇女儿童!
而据《朝鲜战争:俄国档案文件》记载,“在奉化郡肃青面奔清里,仅仅是因为游击队曾经过该村,就有20多人被同时枪杀。在永东郡的许古屯,因为村民有民主主义情绪,村中200 家人中就有200多人被枪杀。这种大规模屠杀的例子非常多,游击队员朴炳都有18个亲属被杀害。在永东郡,我们游击队员的所有亲属,包括堂表兄弟在内,都被杀害了。”
作为“世界警察”、“人权卫士”的美国政府一直保护着李承晚政府的暴行秘密。
1950年6月25日 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于8月中旬攻占了南朝鲜百分之90土地,本来这场战争属于朝鲜半岛内战。
但是,美国把南朝鲜当做自己的附属国,北朝鲜的行动给了美国出兵吞没朝鲜半岛的借口,于1950年7月7日挟制联合国突然通过决议,决定派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支援南朝鲜。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9月15日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计划,战况急转直下。
我军出兵前,美帝轰炸我国东北地区的恶劣行径。
狂妄的美军自拍图,麦克阿瑟好自信。
1950年10月25日,我国应北朝鲜邀请出兵朝鲜,经过接近两年的战斗,把狂妄的美军打得灰头土脸,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我国人民宣誓坚决支援抗美援朝。
1950年12月中朝军队联合司令部成立。
随美国一起参加了朝鲜战争的土耳其旅正在列队接受检查。
李承晚与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观看美军演习。
一辆美军坦克过路障。
我军拆弹专家、 铁道兵郭金升 在拆弹,一人拆弹 定时炸弹693枚,子母弹512枚,地雷207枚,光是炸药就拆了27吨。这不仅解除了炸弹对我军的重大伤亡威胁,而且还像“就地取材”一样为我军开山炸石提供了大量炸药。
郭金升向战友传授拆弹经验。
南朝鲜军坐着卡车溃退。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得“联合国军”措手不及。
撤退中美国大兵失神绝望的眼睛。
1950年1月4日中朝军队攻占汉城
我志愿军战士手持火箭炮轰炸敌军坦克。
先进的美军武器并不能改变非正义战争失败的命运。
三十八军押解“联合国军”战俘。
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痛击美第25师。在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第347团的军事压力和优待俘虏政策的感召下,美军第25师第24团1个黑人连(115人)士兵被迫向志愿军缴械投降,解脱了的黑人士兵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美军抢救伤员。
1951年元旦,志愿军战士化雪为酒,为了欢庆突破联合国军三八线防前线而干杯,叫嚣元旦打到鸭绿江,让孩子们回家过圣诞的麦克阿瑟此事是否也在喝庆功酒?
第三届赴朝慰问团总团长贺龙(左三)向志愿军司令部献旗。左四
为邓华,左二为杨得志,左五为李达。
1951年,彭德怀司令员(右3)在朝鲜成川郡桧仓与邓华(右1)、陈赓(右2)、甘泗淇(右5)、王正柱(右7)等合影。
我军发动进攻,战士们重火力机枪攻击敌军,其中一名战士准备扔手榴弹,其余几人准备冲锋。
志愿军老兵回忆,6名战士1斤炒面吃了三天,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祖国的骄傲。
神枪手张桃芳。 1946年担任儿童团团长,1952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阻击战中,张桃芳担任狙击手, 33天用422发子弹 毙敌214人,堪称世界狙击手之王。被志愿军总部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特等功、二级英雄和朝鲜一级国旗勋章。 ”
美军飞机发动空袭。
在上甘岭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志愿军伤亡1.15万,美、韩军队伤亡1.5万,在敌我军力、后勤力量悬殊特大的情况下,志愿军堪称大胜,打出了军威国威。
抗美援朝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独立对外战争并取得胜利的战争,让新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当然,战争是残酷的,我们永远不想也不愿参与战争。但是,如果有敌人强加给我们战争,我们就一定会给对方以痛击,朝鲜战争,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能战方能止战”,愿我们的人民军队越来强大。
从你的问题来回答:
一、张国富是全军78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
二、后面附有名单
张富国事迹:1950年9月张国福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挨个与英雄们敬酒,亲切勉励他们“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再立新功。”会议期间,毛泽东还接了张国福、郭俊卿等四位英雄到他住处去吃饭。张国福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进军四川”、“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等众多战役,因作战勇敢,屡建奇功,张国福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五次,并荣获“四野”授予的“孤胆英雄”、“开路先锋”、“青年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他曾获得东北人民解放军英雄奖章两枚、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纪念章一枚、毛泽东奖章一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独立奖章一枚。
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曹玉海 、邱少云 、杨育才 、张桃芳 、杨连弟 、朝鲜族特级战斗英雄——李斗燮、王福特等战斗英雄、特级战斗英雄 李志业
车元路“特等战斗英雄”和“钢铁勇士”
特级战斗英雄田春富
特级战斗英雄吕学敏
赵法英为特级战斗英雄
智取华山老英雄刘吉尧
特级战斗英雄刘小三
“特级战斗英雄”刘希洪
特级战斗英雄的女战士-郭俊卿
国人民解放军从建军之日起到现在,在这个总人数累计超过4000万人的队伍中,只有两人荣获特技战斗英雄称号。一个是黄继光,一个是杨根思。
其余像董存瑞、邱少云等只获得了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黄继光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杨根思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江苏省泰兴县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当过童工。1944年2月参加新四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誉为“爆破大王”,被评为“华东一级战斗英雄”,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称号。
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8岁的杨根思是新四军老战士,参加过淮海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多次荣立战功,是著名的战斗模范和爆破英雄,9月份刚出席过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受过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接见。这样残酷的战斗,他也是头一次经历。要饭花子出身的杨根思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站着做人的价值,惟其如此,他也更知道这种价值对于刚刚才站起来的他的同胞们的意义。当然也就更明白自己脚下这个阵地对于眼前这帮美国鬼子的重要性。不能把这个重要性让给美国鬼子。除非他们踏着自己的尸体。这没什么,上了阵地就没有想过活着回去,现如今的中国人是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死也要站着死。
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
上午10时,美陆战第一师发起八次冲击后,全排只剩下两名伤员,所有的弹药全打光了。增援部队尚在途中,美国鬼子眼瞅着又要冲上来了。负了伤的共产党员杨根思平平静静地把最后一个炸药包放在自己跟前,又平平静静地对那两个伤员说:“你们下去,把重机枪带下去,不能留给美国鬼子。”“连长,你……”伤员们不想扔下自己的连长。“这是命令郭金升!”杨根思斩钉截铁。“是!”伤员哽咽着给杨根思行了个庄重的军礼,拖着重机枪爬下了阵地。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陆战第一师40多个美国鬼子冲了上来。杨根思站起来一把拉着了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烟,杨根思大步向美国鬼子走去。美国兵根本没想到这人是来拼命的,都没开枪,一个人嘛,能怎么样。待到走到跟前了,才发现哧哧冒烟的导火索,哇的一声扭头想跑。
一声巨响。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
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永远缅怀人民英雄!
一、所属类别不同
特级英雄和一级战斗英雄属于称号上的荣誉,而特等功臣就是属于功勋一类的。
例如特级英雄、一级战斗英雄,一级模范、二级模范、二级战斗英雄,这五个是属于荣誉称号一类的。现在也有,比如“钢刀连”、“猛虎团”、“爱民模范”等,是在称号上给与的荣誉,颁发证书或者锦旗。
而特等功臣,这个和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嘉奖,属于功勋一类的,给与在战斗中立功的人,特等功标明他们在战斗中取得的优异战绩已经超过了内务条令里面规定的一等功的范畴,颁发奖章。
二、所需功绩不同
特级英雄须是建立特等功一次以上的郭金升;一级英雄模范必须是建立2次以上一等功或建立特等功者。
三、授予部门不同
特级英雄、特等功臣由中央军委、国防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由总部、军区、军兵种授予。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志愿军时期荣誉名单
“特级英雄”称号(2名)
杨根思、黄继光。
“一级英雄”称号(50名)
卜广德、于泮宫、于喜田、王海、王兆才、王学凤、王德明、毛张苗、孔庆三、刘庆亮、刘维汉、孙占元、孙生禄、孙振录、伍先华、李凤林、李家发、李延年、余新发、许家朋、沈树根、邱少云、张永富、张积慧、吴志洲、贠宝山、周厚刚、陈忠德、杨宝山、杨育才、杨春增、杨连第、胡修道、赵宝桐、柴云振、徐长富、高成山、高景灏、倪祥明、秦家彬、曹庆功、曹玉海、郭忠田、郭恩志、曹家富、崔建国、雷宝森、鲁珉、魏玉德、谭炳云、毛岸英。
“特等功臣”称号
于德江、王万成、王安全、王兴邦、王 英、王荣、牛喜生、牛瑞山、文汉春、方国发、甘士良、史仁和、史朝珍、刘万寿、刘东武、刘岐、刘金声、刘桃顺、牟世清、许鸿斌、朱有光、孙忠国、孙敬珍、孙福祥、华龙毅、齐子英、吕学敏、苏世英、宋文新、何家胜、肖子云、李飞、李玉、李占广、李光录、李炳舟、李春长、李海清、李 满、李德贵、陈仁华、
陈佑甫、陈亮、陈其昌、陈德清、邱宪章、吴儒林、杨保明、邹天仁、金耳世、罗子周、罗沧海、郑玉田、郑恩喜、张广生、张书明、张守义、张怀英、张昭义、张炳恒、张续计、赵毛臣、赵玉忠、赵先有、赵连山、侯白锁、胡志先、胡照春、顾洪臣 唐章洪、徐忠、郭正喜、郭金升、隋春暖、黄德明、常同茂、崔含弼、梁庆友、逯松亭、彭福礼、赖永泽、满维平、谭光焕、谭芳云、潘正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战斗英雄
1、杨根思(1922~1950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革命烈士,江苏省泰兴市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当过童工。1944年2月参加新四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1月在战斗中牺牲。
2、张国福原名张国富,(1931-1998)1931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县新立镇一个农民家庭。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16岁孤身活捉了国民党军队一名中将,因屡建奇功评功时张国福被评为了特等功臣,建国后他在工作岗位上积极工作,退休后直至临终他也从未给国家和地方增添任何负担。
3、刘吉尧,男,汉族,1922年8月28日生于蒲城县大孔乡太峪沟村。1946年10月跟随胡景铎将军在陕北横山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民主联军骑六师)。1950年10月在全国英模大会上,授予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
4、胡青山,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胡青山在山东菏泽地区荣获战斗模范荣誉称号;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获爱兵模范、模范党员称号;伊吾保卫战后,胡青山被六军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出席了1950年全国英模大会,是会上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的前八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
5、李广正,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四平攻坚战中任副班长,带领爆破组,冒着国民党政府军猛烈炮火,连续十二次爆破一座敌人固守的大楼,并第一个冲入楼内,生俘敌副团长,为后续部队全歼守敌一个团创造了条件。立特等功,获特级爆破英雄称号。
关于郭金升和郭金金照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