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项英后人,以及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刘厚总
刘厚总出身贫农,加入工农红军后在皖南事变中枪杀新四军政委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等同志,随后投靠国民党。有人说,刘厚总于1952年被枪毙,但关于其结局也有不同看法。
刘厚总为什么要杀项英
关于刘厚总,有人说他是项英的副官,也有人说他只是一个警卫员。但有后人考证,刘厚总1926年便参加革命,以勇武著称,也以彪悍和不服管教闻名。项英曾对别人说过,刘厚总这个人力气大,个子高,枪法准,是个“打游击的好手”。可当时谁也想不到,他会做下一桩惊人之事。
项:这个人是军部原来的一个马夫,当时跟他们一起突围出来。他个子很高大,据说上山的时候刘厚总扶着我父亲。当时他们就反映他情绪有些波动。
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部队所辖9000余人。而自1941年1月12日的那场7昼夜的大战之后,战况惨烈,主力部队除2000余人突围之外,大部损失殆尽。副军长项英仅率副参谋长周子昆等十数人躲入皖南石井坑一处山洞中。
项:我父亲和周子昆带了一点金子,说带点军费要重新建立根据地的时候,就作为费用。他们有时在外头晒太阳、捉虱子,叫刘厚总看见了,刘厚总就起了图财害命的歹意。有一天他趁着只剩下周子昆、项英、姓黄的警卫员和他四个人的时候,他就开枪先打死我父亲和周子昆,再打伤姓黄的警卫员,把金子抢走了。下山的路上,碰到有警卫员上来,就问他:怎么山上有枪响?你干嘛去?他说:首长派我有任务,大概首长在上头打狼吧。警卫员一回来,看见三个人都倒在血泊里,姓黄的警卫员没有死。刘奎和几位警卫员把周子昆和我父亲的遗体掩埋,抬着姓黄的警卫员离开。
皖南事变发生之后,新四军的高级将领都成为国民政府悬赏通缉的对象,一时间,皖南山区传遍了蒋介石的手令:活捉新四军军长叶挺奖十万元,活捉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各奖五万元。项苏云认为,刘厚总希望以项英的首级铺他发财之路。
刘厚总的下场
刘厚总于1952年7月被捕,同年8月,在江西南昌被执行枪决。原新四军代理军长、时任中共华东局书记、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同志闻悉当年杀害项英、周子昆的凶手落网后,当天给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打电话,指示公安政法部门尽快结案,处决这个罪大恶极的叛徒;同一天,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谭震林也给江西省委拍发了及早严惩叛徒的电报。
另外一种说法是:
有关同志给中红网转来当年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的警卫员黄诚之子、江西省宜春市政协黄维华和江西省宜春市委农工部易宜龙写的一篇稿子,指出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刘厚总在新余落网》是篇假报道。
据了解,当年在皖南事变中杀死项英、周子昆的叛徒刘厚总,下落有好几种说法,已成为一个历史疑案,直到如今也没有一个确切消息。
“该报道称:1952年7月的一天傍晚,江西省新余县(现为新余市)一个曾当过周子昆的警卫员、年初转业到新余县公安局任副局长的黄宜蕃,在新余县城“兴记盐店”查户口时,认出了店里的一个伙计就是在皖南事变中杀害项英、周子昆的叛徒刘厚总。于是,黄宜蕃在第二天带着十几个公安人员将‘兴记盐店’团团包围,活捉了刘厚总。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和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谭震林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陈正人,指示公安部门尽快结案,处决这个罪大恶极的叛徒。1952年8月初,刘厚总便在南昌被执行枪决。
网上刊登的这篇报道,被几百万网民点击和转发。项英的孙子项阳和周子昆的女儿周民看到这篇报道后,于2012年元月7日委托江西省宜春市新四军研究会筹委会调查此事是否属实。宜春市新四军研究会筹委会先后找了新余市公安局、宜春市公安局、江西省公安厅和《江西日报》社调查了解,证明此事子虚乌有。而且,还了解到,新余公安局从解放成立以来,在历任的局长、副局长和整个公安队伍的花名册里面,根本就查不到一个名叫“黄宜蕃”的人;解放初期的新余县城和现在的新余市区,也从来没有一个商店叫“兴记盐店”。
另外,网上还流传一种版本,说刘厚总杀害项英、周子昆后向国民党自首,被国民党押到重庆,先是关进渣滓洞,后又转往白公馆。1949年12月刘厚总出狱时,解放军攻击重庆的炮声已经打响,刘厚总随国民党溃兵在川渝公路上逃跑时死于乱军之中。为此,宜春市新四军研究会筹委会向重庆市公安局进行了电话咨询,对方答复,此事只是推测,并无确凿依据。
刘厚总的下落究竟如何,这个疑题有待进一步查考。”
看来,黄维华、易宜龙提出的刘厚总下落究竟如何?他死了没有?又是如何死的?需要大家进一步调查与核实。
三国逆天传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项英后人,点击免费下载项英后人:
内容预览:
三国逆天传
作者:豹性
第一章:奇遇项英后人!
更新时间2010-8-17 13:39:23 字数:3147
项英,19岁,父母早亡,靠着父母生前留下的一笔遗产倒也能勉强生存,典型的乐观主义者,甚至有些神经质,父母亡故的早,独自一人生活,平常孩子有的他全没有,被父母宠爱根本就是一个奢望,如此形式下,不乐观一点,项英早就去跳河自杀了!根据其家族谱记载,他们一家都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后人,虽然不知道可不可信,但项英对此也是颇感满意,谁不想有个厉害一点的祖先?
对于自己是项羽后人这一点,项英是丝毫不怀疑的!因为他自小就知道,他有异于常人之处!
在项英6岁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父亲,足足200斤重的大胖子单手举了起来!当时可是把项英的父母吓了一跳,这孩子,莫要得了什么怪病才是!
满心焦急的两人待小项英到医院做了一次详细的检查,发现并无任何异常之后,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之后两人就在医院的僻静处跟当时年仅6岁的小项英认真的谈了一次话,为了保证自家的儿子不被当成怪物送去研究,两人勒令项英在外人面前不得展示自己的能力。
而13年来,项英也是如此做的,哪怕自己被人欺负的再惨,也没有动用过自己的能力。为何?因为项英的父母当初在和小项英说完后,回家的途中就出了车祸!多亏二人临死前将项英推出车外,才让他免于一难!
如今想想,项英唯一记得的就是两人临死前将自己推出时如释重负的表情,还有就是那相当于遗言一般的话:项……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
项英的后代在哪? 项英的后代现状如何
项英成功组建工人运动,带领工人们反对压迫与剥削,创建新四军,参与抗日战争,作战游击战争,项英是党的早期领导人,带领着人们走向新生活。这样的一个伟大领导人有后代吗?如果有后代他们的现状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革命先烈项英的后人。
项英有后代吗
项英是一名 *** 员,领导者新四军进行抗日战争;项英是一名活动家,引领着工人进行工人运动,为推动全国工人运动其了决定性的作用。1937年,参与抗日战争,于皖南事变中,被叛徒杀死在睡梦中。项英参与游击战争,奋斗在抗日前线,组建新四军,完成党务工作,为党组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项英与子女合照
项英是一代伟人,为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人们不禁好奇项英有后代吗?消息来源称项英有后代,共育有一儿一女,女儿比较大是姐姐,儿子小是弟弟。下面就来介绍下项英的后代情况。
项英的后代现状如何
项英将军的女儿名叫项苏云,于1931年出生在上海地区。项苏云出生的时候父亲没在身边,那时候的项英正在苏区完成任务。项苏云与自己的父亲一生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2天,这位父亲将一生的爱浓缩成12天给了自己的女儿,此后就全力投身于革命事业中。
项英的妻子参加革命,将女儿放在了上海的一家孤儿院中,那时的项苏云还是个2岁的孩子。1938年,那时候的她正好7岁,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日军,项苏云从徐州转到西安,之后到了延安。在延安,项苏云见到了自己的父亲项英,并与之生活了12天。12天以后,父女不得分别,直到项英去世4年后,才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再次期间,项苏云姐弟两受到了组织的照顾与关怀,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组织上的领导都会担任其照顾项英子女的责任,经常带他们出去玩等。
1948年,党组织组织一批年轻人去苏联学习,作为革命烈士的子女项苏云是其中之一。留学归来后,项苏云从基层做起,因为在苏联学的是纺织专业,所以回国后在一个纺织厂做车间主任,此后慢慢升级到研究所工作。
1991年,从中国科协退休。退休的项苏云与老伴因为留学而相识相爱结婚,两人育有4个孩子,退休后的项苏云过着安详的晚年。
儿子名叫项学诚,于1974年生病去世了。曾任高级军官,在北海舰队工作。
关于项英有后代吗?项英的后代现状如何?我们已经介绍完毕了,项英是杰出的革命家,是著名的活动家,是一名抗日名将,项英为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您好。
这是项英后人我找到的资料,您可以看一下。
“我们研究会进行过几次全国性研讨,都没专家提过项羽子嗣的事,因为无论是史书《项羽本纪》还是戏剧等文学作品,都表明项羽虞美人无后。这次项氏后人项锡山、项结权、项永亮等人向我们展示的宗谱关于项羽裔孙的记载,这可是爆炸新闻,会引起学术界震动!”中科大教授、全国项羽研究会副会长宁业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项姓有个“中华项氏文化研究会”, 安徽下设分会,他们收藏有江西乐平市项家庄《汝南项氏宗谱》(1948年)版,所列几十世系表,排列如下项英后人:
十一世:婴子,籍,字羽,学万人敌,建业曰“西楚霸王”,分封列国,事载秦纪,夫人虞氏。庙建乌江……生子一:隆。
十二世:隆,汉兴避居禹穴之山阴。娶袁氏,生子二:迪、还。
十三世:迪,娶艾氏,生子一,胜还,由禹穴迁居西川,娶管氏
十四世:胜,娶彭氏,生子二,兴、列
十五世:兴,娶包氏,生子一,五列,娶邱氏 ……
虽为佐证,但世系表应可信
但在史学界,谱牒不能为信史,只能作为佐证。
项永亮,池州东至人,是安徽项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对此他介绍道,谱文关于项羽生平简介,与《项羽本纪》全合。所称“夫人虞氏”,辞与班固《汉书·项籍传》一致,义同《项羽本纪》相谐,跟宁业高教授《项羽虞姬配偶关系考辨》的考论结果“项羽虞姬是结发正配夫妻”完全吻合。由此可见,世系表应该是可信的。
记者还注意到,此谱文说,项羽虞姬所生一子名“隆”,因“汉兴避居禹穴之山阴”。
“禹穴”在浙江省绍兴市东南6公里的会稽山麓,据《墨子》、《史记》等记载,该处是古代治水英雄——禹的墓穴所在,附近有项里村和项王祠。
项羽有后,尚待文献佐证
“项羽有后,南宋著名理学家、儒学大师朱熹亦有同论。朱熹以经筵讲官提举浙东时,应好友项平甫之邀为撰《项氏重修宗谱》序,序中详细传述自周初而降项氏世系源流。序文说‘西楚之项悉皆籍之后昆’,显然是说项羽死时子,嗣有子孙。”安徽项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项锡山介绍说,其他项氏谱,比如江南《环山项氏宗谱》亦有类似记载,皆表明项羽有后。
宁业高表示,谱牒的记载为研究项羽拓展了空间,至于上述谱文关于项羽、虞姬子孙所记,尚待其他谱牒与文献佐证。
回答完毕,望采纳,谢谢。
1、根据向氏族谱,项英就是项羽的后代,有关的资料如下:
项英原名项德隆,1898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今武汉市江夏区)一个职员家庭。项英有一弟一妹,排行老大。【项玉兰是项英在南京的侄女,她翻出项氏宗谱,谱上记载,项英是项羽的后代。】
虽然无缘得见大伯项英,但项玉兰自小就听父亲说:“哥哥打仗去了,从此再没有回过家来。”
项英15岁便进入武昌城模范大工厂当学徒。当时学徒收入十分微薄,生活很苦,还经常挨打受虐待。这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带给少年时期的项英很大影响。他三年满师后,留在厂里当工人。不久后,项英从报纸上得知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受到很大鼓舞,他联系自己和工友们身受中外资本家和工头欺凌的情景,从此心中便向往着革命了。
1920年4月,项英利用本厂工人受工头虐待和工资低微的不满情绪,成功地发动了一次罢工。这是武汉纺织工人的第一次罢工斗争。1921年12月,项英离开模范大工厂,被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书记包惠僧委以重任,筹建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由此开始了职业工人运动的生涯。1922年项英入党,项英这个名字是他入党后开始用的,一直到他牺牲。
在项英早期领导的工人运动中,发生在1923年2月的二七大罢工是重要一笔。当时,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举办在即,但是吴佩孚下令对郑州实行全城紧急戒严,荷枪实弹的军警沿街排列,阻拦工人去参加会议,会场大门甚至被贴上了封条。作为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委会的总干事,项英在队伍前面指挥着,边走边带领众人高呼“工人们联合起来,铲除封建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冲过了吴佩孚的警戒线,撕掉了会场的封条……就这样,京汉铁路总工会胜利诞生了。2月4日,京汉铁路全体工人开始罢工。
2、简介项英:
项英(1898-1941),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名将。项英原名德隆。
关于项英后人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