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钟毓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钟灵毓秀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钟毓,字稚叔,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太傅钟繇之子,司徒钟会之兄。钟毓为人机敏,有其父之遗风。十四岁时担任散骑侍郎,太和初年迁为黄门侍郎。后因军功加为青州刺史、后将军,都督徐州、荆州诸军事,去世后追赠为车骑将军,谥号惠侯。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书法家。太傅钟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征讨毌丘俭、诸葛诞期间,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曾为司马昭献策阻止曹髦的夺权企图,钟会得以成为司马氏的亲信。名士嵇康被杀,便是他的主意。 景元年间,钟会独力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从而被任命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持发动伐蜀之战。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欲据蜀自立,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其事,因部下的反叛而失败,为部将所杀。
钟毓遵守礼法而知畏惧,有忠臣的品格。十四岁时,即为散骑侍郎,后仕至车骑将军,虽机捷,但是明白事君之道。钟会与钟毓不同,他的仕途远胜于他哥哥。为人有权变、有智谋、有勇力。但终给人很狡猾的感觉。
世说新语中关于钟毓和钟会性格描述的原文如下: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与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汗出如浆。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汗不敢出。
译文如下:钟毓、钟会兄弟二人少年时就有美名,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听说了兄弟二人的名气,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让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吧。于是下令召见。见面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他:你脸上怎么出汗了?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又问钟会:你脸上怎么不出汗?钟会回答: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汉语词语,拼音为zhōng yù,释义是指美好的风土诞育优秀人物。
释义
1.指美好的风土诞育优秀人物。
2. 指受美好的自然风光的熏陶。
3. 集中出现。
出处
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江海之所涵濡,膏壤之所钟毓。”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一出:“小妹见浙江山水清嘉,人文秀淑,山阴道上,钟毓尤奇,便拟托生彼地。”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节译十一月四日渤海报黎元洪布告山东人民书》:“东鲁开化最早,文明独先,山河钟毓,代生圣哲。”
钟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钟灵毓秀、钟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