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的故事 百里奚的故事简介

小藤门 网友投稿 2023-01-06 74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百里奚的故事,以及百里奚的故事简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东周列国故事10章一一百里奚五羊皮拜相

陈世美虽然是戏剧人物,但现实生活中陈世美真不少,只可惜没遇上包龙头,不知道这些陈世美读没读过百里奚的故事,抛妻不因年高色衰,位高富贵心坏,娇妻也会被弃。

百里奚,百里氏,姓百里,名奚,字子明,虞国人。百里奚早年家境贫寒,贫穷潦倒。没钱没势,自然就哪里也去不了。坐守家中,就算再有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但整天待在家里也不是个办法,不能干坐在家中等被人发现自己吧,要主动寻求机会,就要出去周游各国,但是周游各诸侯国的成本太贵了,要么闲要么有钱,百里奚都没有,还要顾及家里的老小,思来想去,还迅准备下决心到外出游,碰碰运气。却又想自已如果一走,妻子无依无靠,一时又犹豫不决,妻子杜氏只是个普通的村妇,当年杜氏决定嫁给一穷二白的百里奚,可能就是看中了百里奚的才华,丈夫就是她的希望,是整个家的顶梁柱,她欣赏丈夫的才华,坚信丈夫总有一天会被发现认可,以图宏志。因此,当她看出丈夫的心思后,义无反顾支持百里奚周游,鼓励丈夫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都三十多几的人了,难道一辈子就穷困潦倒在家里吗,并宽慰丈夫,家里的事情都不要他操心,安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吧。

百里奚出发之前,杜氏把家里维一一只会下蛋的母鸡给杀了,因为没柴,又把门闩劈了用来炖鸡,竭力为丈夫准备了一次最丰盛的晚餐,奚饱餐一顿欲行,杜氏抱子,扯着百里奚破旧衣袖垂泪送别即将远行的丈夫,细细嘱托,为实现梦想好好努力,记着,你若有朝一日,富贵了,不要忘记我们。带着妻子的嘱托和期望,百里奚感到既感动又不舍,他告诫自己,只有努力追求功名,出人头地才是对妻子最大的回报。

      百里奚游历各国,无人引荐,时间一长,盘缠也花光了,40岁游到齐国时,没办法,只好沿街乞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低谷一定有反弹,就像现在股市一样,忍着,在忍着,就会触底反弹。有个叫蹇叔的人,发现百里奚虽穷至乞讨,但其貌气势决非乞丐之人,便把百里奚叫到家里,管饱饭食,相谈时事,百里奚侃侃而谈,对答如流,蹇叔便知遇到了贤才高人,得道了一潜力股,于是把百里奚留在家里,并拜把结为兄弟。蹇叔日子也不好,便给百里奚在村子里先找了个饲养牛的差事,以补家用。

百里奚边打工学习养牛技术,边打听那里招工要人,当时听说周王子颓好牛,饲牛者工资丰厚,便入周想办法见王子颓,向颓展示了自己养牛技术,颓看后认可留奚为臣。过段时间,蹇叔去看百里奚,一同见了王子颓,蹇叔发现颓非贤君之相,便劝百里奚离开了。出来这么久,一事无成,百里奚愈加想念家人,便想回到故里看看,蹇叔说,虞国有个贤臣叫宫之奇,是我的老朋友,时间长未见,刚好我和你一起去虞国,顺便看看他。

到了故地虞国,杜氏因贫早己流落到不知何处。蹇叔举奚之贤宫之奇,宫之奇推荐奚于虞公,虞公拜百里奚为大夫。

不久晋灭虞国,晋国把百里做为陪嫁的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中途逃脱了,转辗到了楚国的宛城,又被人当奸细给捉住了。拷问后得知是虞国逃往之人,且善于饲牛,试用后发现饲牛水平高超,被推荐给楚王,楚王确认后,认为牛马通饲,便把百里奚下放到南海喂马去了。

秦穆公清点清点陪嫁人时,叫到百里奚无人答到,便用人呢,答逃跑了。秦穆公用管事的公孙枝是咋回事,公孙枝便说这百里奚是如何如何一个贤智之人,穆公惜才便想得到百里奚,问公孙枝有办法找到百里奚吗?公孙枝说,我听说百里奚的妻子流落到楚国,咱到楚国打听一下看奚在不?派人一打听,听说在南海喂马。

穆公准备用重金从楚买回百里奚,公孙枝说,使不得,现在楚王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若用重金去求楚放奚,楚王旦觉醒百里奚是不凡之人,肯定不会放百里奚的。

穆公问公孙枝有啥好办法,公孙枝说,咱让押送之人去楚国,就说晋于秦国的奴隶百里奚中途逃跑到了贵国,我国想把他赎回来以治其罪。

穆公偷着乐,就让公孙枝差人去办,公孙枝准备了五张羊皮让人送给楚国,并如此这般一说,没多思量,便让人把百里奚囚禁送给了秦国。

此时,百里奚己是位七十岁的老人了,穆公心介其年高,百里奚笑道,当年姜太公八十岁还在渭滨钓鱼,幸遇文王,辅以周鼎,我今遇见君王,比吕尚还年轻十岁呢。穆公状其言,与百里奚连谈三日,无话无说,于是拜百里奚为上聊,委以国政。

赎回秦国之后的百里奚,因内修国政,教化天下,恩泽施于民众。为秦国的基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他本人也深受秦国民众的爱戴,成为了一代名臣。

想想楚王知道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吧。

一个失败的男人背后也许有一个娲害的女人,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个贤惠的女人。

百里奚举于市的故事100字

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宇里,名奚。春秋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生卒年不详,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

百里奚怀才不遇的时候,逃出虢国却为晋国所虏,贩牛于秦国时,以五张羊皮的价格被转卖。公孙枝发现并很看重他,举荐给缪公,三天后,请求把国家大事交给他管理。缪公说:“把国家大事交给用五张羊皮买来的人管理,不怕天下人耻笑吗?”公孙枝回答:“相信贤明并任用他,这是君主的明智;让位于贤明而甘列下位,这是臣子的忠心。君为明君,臣为忠臣。他的确是贤明的人,境内将信服,敌国将敬畏,谁还有闲心耻笑?”缪公就任用了百里奚。他谋划的事没有不适当的,举动必定有功绩,却并非增加了贤明。假使百里奚虽贤,没遇到缪公,必无此名望。如今怎么知道世上就没有百里奚那样的贤者呀?所以说人主要想求得人才,不可不广开才路哦

百里奚举于市的典故

百里奚辗转到虞国任大夫。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国,大夫宫之奇以“辱亡齿寒”劝谏虞君,虞君因曾经接受晋献公的宝玉“垂棘之璧”与名马“屈产之乘”而答应了晋国。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纳谏,便缄默不语。结果晋在灭虢之后,返回时就灭了虞国,虞君及百里奚被俘。后来,晋献公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百里奚被当作陪嫁小臣送到了秦国。他以此为耻,便从秦国逃到宛(今河南南阳),被楚国边境的人抓获。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智,想用高价赎回他,又怕楚人不许,就派人对楚国人说:“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国人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秦国。百里奚回到秦国,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囚锁,向他询问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说,他是亡国之臣,不值得询问。秦穆公说:“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秦穆公与百里奚谈论国事数日,秦穆公十分赏识他,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这时他已是70多岁的高龄。

百日故事之四 百里奚

董小姐的历史故事,第四天。

接下去的七天,我们讲七位秦朝重臣:百里奚,商鞅,张仪,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

百里奚,五羖(音谷)大夫,秦穆公时贤臣,春秋虞国人,后入秦朝为大夫。百里奚虽然饱读诗书,无奈家境贫寒,三十岁才娶到妻子杜氏,杜氏贤惠明理,生了儿子后就建议百里奚出门闯天下。临行前,杜氏特意杀了家中唯一的母鸡给百里奚炖鸡汤,还唱了一首送别的歌曲,让百里奚安心挣取前程。

百里奚先来到齐国,发现齐国人才济济,并无出路,于是辗转来到宋国。在宋国百里奚遇到了一生的贵人及好友,蹇叔。蹇叔收留了穷困中的百里奚,建议他前往周王朝洛阳去养牛,百里奚牧牛技术高超。在天子脚下,但凡一技之长都可能成为成功的敲门砖。

在洛阳的日子很顺利,百里奚的牧牛技术得到周王的肯定,生活便安定了下来。不久,蹇叔来洛阳看望老友,看到洛阳的景象和百里奚的状态,心存感慨,他劝百里奚走出舒适区,实现自己的报复。于是,百里奚跟随蹇叔重回虞国,重回故国的他,这次成为了虞国的大夫,可谓衣锦还乡。只是,百里奚离开多年,他的妻子孩儿早已不知所踪,浪迹他方。

时光荏苒,百里奚在虞国诸事顺利,但虞侯治下的虞国却日渐消弱。蹇叔看出了苗头,再次劝说百里奚早日离开,另谋出路。这一次,百里奚拒绝了。

果然,晋献公借道虞国攻陷褫国,班师时顺道将虞国一同攻灭,虞侯的短视与无能不仅灭亡了自己的侯国,也让他自己和百里奚成为了俘虏和奴隶。

找到机会逃离晋国的百里奚来到了楚国,继续他的老本行,牧牛,牧马,很快,他的好技术便闻名楚国。得知有一位大才在楚国,秦国的大臣公孙支建议秦王用五张羊皮换回奴隶身份的百里奚,于是辗转千里,坎坷一生的百里奚,终于找到了明主,并拜为重臣。

风光无限的百里奚这时已过古稀之年,他的妻子杜氏在街上看到他,并未立即相认,而是去他府上当婢女。借一次机会,向百里奚唱起了当年离别时的送别歌。把相认的主动权留给了百里奚。杜氏的聪慧明理感动了百里奚,他立刻拥抱杜氏,承认她的地位。

百里奚之子孟明视和蹇叔之子白乙丙、西乞术日后成为秦国三帅,战绩不佳,在崤之战,三人皆被俘,与其作战的是晋国大将先轸,此人是战国不败战神,一代军事家,兵法的祖师爷,据说著有中国第一本兵书,理论性极强,与日后的另一位军事家吴起交相辉印,这里不多讲,日后展开。

崤之战之后,“秦晋之好”彻底撕破,秦王念百里奚与蹇叔旧恩,未将三将治罪,依然重用,可见百里奚与蹇叔在秦王心中的地位。

第一位重臣,百里奚先讲到这里,记住他是虞国人。很有趣,秦国的重臣几乎都不是秦国本土人,都是其他国家,尤其是魏国流亡海外的士人。七雄最终由秦国统一天下,人才运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分别是什么?

1、舜:曾是农民百里奚的故事,后为古代古代帝王。

2、傅说:商王武丁的大臣。因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地方从事版筑百里奚的故事,被武丁起用,故以傅为姓。 傅说从政之前,身为奴隶,在傅岩做苦役。那里是虞、虢两地交界之处,又是交通要道,因山涧的流水常常冲坏道路,奴隶们就在这里版筑护路。傅说就靠从事版筑维持生计,虽有才干,无从施展。

3、胶鬲:在地方从事版筑,被武官启用。

4、管夷吾:早期的个人奋斗是不顺的:经商赔本、做官被逐、打仗败北、辅佐公子纠沦为阶下囚。但是这些磨难正丰富了百里奚的故事他的阅历,磨练了他的意志,积累了他的处世经验,提高了他的政治素质,于是才有了他后来的抓住机遇,一举功成。

5、孙叔敖:杀两头蛇

6、百里奚:五羖大夫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百里奚的故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缺乏钱财、受贫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顺,做事错乱,用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增长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百里奚的故事;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关于百里奚的故事和百里奚的故事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