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 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有多少

小藤门 学习技巧 2023-01-06 45 0

今天给各位分享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有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出国留学到底能给留学生带来哪些价值

留学热之所以高烧不退,是因为确确实实能够给留学生带来价值。 全球化智库与西南财经大学、社会科学院今天联合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报告显示,2016年作为出国留学生最多的中国,出国留学生数量连续保持全球第一。出国留学学生偏向低龄化,中学留学生增长速度超过学位学生和交换学生的增长速度。超四成美国国际中学生来自中国,而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国际中学生的数量占比已过半。与此同时,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成为全球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的主要增长国。中国是接受留学生总数量第三大国家,2016年,我国接收来华留学生数量达到44.3万,较2015年增长11.3%。 一方面,出国留学,在一个人最好的黄金时代,能够见识外国的文化观念,民族风情风景游历了世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价值见识,提升了认识水平。这对个人的成长来说是有好处的,对于个人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可以让其有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现在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开放,因此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去,这就更为正常了,走出去首先是教育走出去。学生时代就能够走出国门,以后工作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和全球人打交道。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世界强国,全球买全球卖全球做生意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中国留学生的增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出国留学能够增长见识,形成开阔的视野,在今后工作中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也更有优势。

在中国有多少外国留学生

这是2012年2月底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的报道。希望对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你有所帮助。谢谢!

《在华留学生去年突破29万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韩国人最多》

如果按洲别统计,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人数占首位,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4.21%,其次是欧洲和美洲。

法制晚报报道 2011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

今天上午,教育部公布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有超过六成的来华留学人员来自亚洲。此外,韩国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有62442人,其次是美国和日本。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几年,我国来华留学人员的规模在稳步扩大,学生结构不断优化,生源国别日益多元化。

2011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共有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292611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的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

与2010年相比,2011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增长27521名,同比增长10.38%。

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达25687名,自费生达266924名。来华留学生来源国家和地区数与去年持平,接收留学生单位增加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了40所。

记者注意到,如果按洲别统计,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人数占首位,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4.21%,其次是欧洲和美洲。

从增幅上看,来自非洲和美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显著,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46%和18.75%。

2011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生源国家和地区数、我国接收留学生单位数及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人数四项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争取到2020年全国当年外国留学人员数量达到50万人,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

另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2011年度与2010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5万人,增长了19.32%。

去年来华留学人员总数排行(前十)

韩国 62442人

美国 23292人

日本 17961人

泰国 14145人

越南 13549人

俄罗斯 13340人

印度尼西亚 10957人

印度 9370人

巴基斯坦 8516人

哈萨克斯坦 8287人

来华留学人员洲际排名

亚洲 187871人

欧洲 47271人

美洲 32333人

非洲 20744人

大洋洲 4392人

解读

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周边国家可能受地缘、文化的影响,来中国留学的人数要相对多一些,尤其是东亚地区。

据介绍,韩国近年来一直是来华留学人员最多的国家。

来华第二多的国家以前是日本,但是从2009年开始,美国跃居第二。

据了解,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到中国访问提出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由于我国也在积极推动中美双边教育交流,使得更多的美国留学生选择到中国来留学。

由于日本本国的学生人数整体在下降,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华留学生的数量。

(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

中国人在马来西亚留学得了新冠病马来西亚给治吗?

Focus系列:

广播电视学专业新闻采写课上优秀学生作业集锦。内容上聚焦于一个新闻切口,以翔实的背景资料结合新闻人物的采访阐释主题。追随热点,凸显大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的关怀。

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外语类院校之一,位于古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起点站——长安。自1979年至今,已经培养了2万余名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0.61%。2019年,共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留学生来该校学习。

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的留学生们

图片来自网络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截止6月30日,全球病例已突破1000万例。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全球各国都出台了停运、停航的政策。根据OAG航班运力分析,2020年1月20日到2月10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每周从中国出发的国际航班座位数量平均减少了约140万个,中国三大航司每周减少的国际航班座位数量累计超过50万个,进出中国的国际航线中三分之二的航班被取消。

疫情期间空荡荡的旧金山机场

图片来自网络

航班停运,居家隔离。滞留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们,必须要在这个超出预期的“寒假”中,适应完全陌生的异国生活。我们采访了3位疫情期间滞留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来自也门的大海,来自南非的Bob和来自马来西亚的郑子睿,和他们聊一聊“独在异乡为疫困”的经历和感受。

2020年的春节,在北京科技大学读博士的大海回到了西安,他曾经攻读过硕士学位的地方,准备和朋友一起在西安庆祝中国的新年。这个31岁的也门小伙在中国已经求学8年了,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中国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可是,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大海在西安的“寒假”延长到了“暑假”。

无独有偶,来自南非的Bob也被疫情“困”在了宿舍里。Bob在西安交大医学部念硕士二年级,疫情期间网络授课的模式让需要做大量实验和观察的医学生还有些不太适应。

2100公里外的海南,来自马来西亚的郑子睿终于离开了朋友家,回到了自己的学生宿舍。郑子睿正在海南大学读大一,来中国的时间不长。他本来打算在乡下的朋友家过新年,但是由于疫情期间的道路封锁,他被迫在朋友家待了大概三个月。

1

疫情期间的生活

01丨怎么融入新的环境?

因为父辈和中国有一些渊源,郑子睿的中文非常流利。马来西亚和海南同处于热带,在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上也有一些相似性。当谈论到如何与朋友的家人相处时,郑子睿表示,“朋友一家一直住在乡下,都没什么架子,也就没发生什么摩擦。我自己也没受到什么约束,沟通交流也没有什么障碍。”

郑子睿同学

人员流动较小的乡下防疫工作也比较轻松。郑子睿提到,疫情封路以后,外人进不来村子,几乎形成了一个安全的“孤岛”,几乎谈不上物资紧缺。

作为省会城市的西安则对疫情的反应比较迅速。在疫情初期,大海就和朋友们主动隔离在了家中。“那时候人员限流,一个星期只能由一人出门两次采购生活必需品,一次外出限制两个小时。”所以大海和朋友轮流出门去超市买菜。因为也门和中国的饮食差异较大,他们一直自己做饭。

大海做的家乡菜

在饮食上,相比于大海,Bob很迅速地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他甚至养成了一个“中国胃”。Bob会在宿舍和舍友一起做一些简单的食物。

他尤其喜欢西安的面食。“我刚来中国不久后,一个老师请我吃了一种食物,我觉得味道很棒。老师说这就是西安特色的面,从此就爱上了吃面。”

疫情期间,西安交大也对留校的学生展开了重点的关注。Bob非常感谢自己在中国认识的新朋友以及学校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他们帮助我克服了很多困难,包括隔离期间的网络问题,以及提醒我准备必要的物资,让我的实验项目得以正常运转。并且,学校也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培训,鼓励我们利用医学专业知识在防疫期间做一些志愿工作。”

Bob和他的中国朋友

02丨怎样配合防疫工作?

在疫情防控期间,没有中国的“健康一码通”寸步难行。

“留学生都是使用护照当身份证,之前(指疫情初期)没开放使用护照注册(一码通)账号,不过那段时间也不需要出门。” 郑子睿说。后来,海南大学留学生办公室的老师为他提供了外国留学生专用的一码通申请链接,成功申请到了一码通。

西安交大的国际事务处为留学生提供了申请指南,逐条标明了一码通的办理步骤。“其实申请一码通非常方便。”Bob说,“当然,因为一直在西安,我的二维码是绿码。现在,绿码几乎是一个人的通行证。”

大海所居住小区的居委会人员帮助他成功申请了一码通。“但是我有一次去打车,出租车的二维码和一码通不一样,不能用外国人的护照,只能用中国的身份证,有的司机不让我们上车。”为了解决“坐车难”的问题,大海直接采用了最“硬核”的方式——“我直接买了电动车,很方便,不需要打车了。”

大海和他的新电动车

图片来源:受访者

在全球战疫期间,隔离,并没有阻隔人们热爱生活的心。

在学校隔离期间,Bob始终坚持着锻炼的习惯,每天去长跑、踢足球。“我尽量在隔离期间依然维持稳定的生活节奏并坚持锻炼的习惯。这也感谢学校的防疫工作和帮助。”Bob谈到。

“学校的老师和志愿者每天都会上门来为我们检查体温,在上门检查的时候也会询问我们是否缺少物品,并给我们发放医用口罩,直到现在我们还有足够的口罩库存。”

“其实我喜欢出门转转,去公园、和朋友去爬山、游泳、滑雪,不喜欢待在家里,所以隔离在家的时候还是有些不习惯。 ”

但是对于严格的防疫措施,大海表示很理解: “疫情有所好转,我们可以出门之后,我和我的朋友,去了西安的很多地方。 去公园、去爬山、去游泳。 我觉得我的生活和(疫情)之前和没有很大区别啦。 ”

大海和朋友去野餐

2

疫情期间的学业

隔离期间,全世界各阶段的教育机构,都选择了“线上教学”的模式,便捷的网课虽然消解了时空上的隔阂,但仍面临一些困难。

“授课都是单方面的,很难做到互动。”郑子睿表示。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他需要进行实地市场调研,但是在疫情期间,老师根本无法布置此类作业。“作业基本上只有数学作业,回答题目而已。”他说。

单纯地看课件、视频、做题。已经对郑子睿的学习造成了影响。“有一些问题提不出来,老师不能及时解答。”他感叹道。

单向的授课也影响到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大海,他这个学期仅有三门课程。直播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有很多同学已经回国了,然后他们上网课有两个问题。”大海解释道,“第一个问题是网络不太好,第二个问题就是时差的问题,因为这边白天那边晚上。”

相比较而言,Bob的专业学习就无法单纯地依靠PPT和视频课件进行。他和中国的学生一起学习,在宿舍隔离期间,大量的实验课都无法正常进行。

“我确实还有一些需要一直跟进的研究项目。”Bob提到,“我也非常能理解老师网上授课的难处,老师也能理解我们学生不在一起,无法跟进项目。在网课期间,老师也会尽量把项目中的问题简单化,以便于我们进行操作和理解。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做实验。所以我们只能通过线上Presentation和其他汇报展示作为替代。”在5月6日交大恢复线下授课后,Bob也开始补实验课和未完成的任务。这场疫情也让他们的学业有了特别的收获。

借此难得的机会,滞留在乡下的郑子睿进行了社会实践,感受了“中式田园”的生活。他帮助朋友的爸爸在屋顶上种植热带蔬果,获得了很多农业知识。

作为医学生的Bob加修了公共卫生和防疫类型的课程,学习关于新冠疫情的预防知识以及公共卫生治理的知识。

“整个学校的所有医学生的都加了这门课,它从理论的层面教会了我很具体的方式怎么去防控疫情,无论是学术方面还是生活方面。所以这门课还是很受欢迎的。”

Bob向我们展示了学校为公共卫生课程专门编撰的教材

3

千里之外的家人

郑子睿每天会通过电话和家人交流。马来西亚有3100余万人,曾经一度是东南亚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截止6月23日,该国累计确诊8587例,死亡121例,现有确诊289例。但从3月18日开始施行的“行动限制令”后,该国的疫情形势在东盟十国中降至第四位。

疫情中的马来西亚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国刚开始出现疫情的时候,我的家乡(也门)还没人意识到问题。大概一个多月后,疫情开始在我的国家出现。”大海回忆道。也门有2700多万人,目前累计确诊了967例新冠患者,死亡257例,现有确诊360例。目前也门是中东地区新冠疫情的“震中”。更糟糕的是在疫情危机重重的时候,也门还与邻国发生了冲突,所幸没有造成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

疫情中的也门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大海说:“我的家人天天给我打视频电话,询问我在中国的情况,很担心我。他们肯定担心我。但是我跟他们说,你们放心,我们这边没有问题。但现在,我其实更担心他们。”

对于中国的防疫工作,大海非常信任并配合。母校长安大学的老师(也是大海朋友的老师)也前来探访,并送来了口罩和温度计等防疫物资。谈到中国朋友和恩师的关心,大海很感动:“我们看新闻时会看到疫情很严重的消息,但是我相信中国还有中国政府,所以没有很害怕。我的朋友也是这样。”

相比于郑子睿和大海,Bob和家人的交流就没那么顺利了。他和家人使用电子邮件交流。当被问到为什么不使用社交媒体或者视频电话时,Bob无奈地说,“因为南非上网的费用真的太贵了。”

有5600多万人的南非目前累计确诊了53444例患者,死亡1991例,现在仍有46155人确诊,以国外输入病例为主,在疫情初期几乎是整个非洲情况最严重的国家。

疫情中的南非

图片来源:中新网

“在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家人很担心我的情况。但是,首先我是医学生,有一定的防护知识;其次,我非常相信中国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我非常佩服中国人的反应速度和防疫举措,大家都很配合防疫的工作,一夜之间,街道上就没有任何人和车了。”Bob说,“但其实现在,我很担心我的家人那边,好在,现在南非也开始学习中国的防疫措施。”

4

在中国的收获与感动

当被问到未来想不想在中国发展时,大海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我去年硕士毕业后没有回国,选择在中国读博士,就是为了以后在中国发展、创业,做一些自己的生意。”他说,“在中国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我真的很喜欢中国,所以希望可以留在中国。”

郑子睿的家乡马来西亚作为旅游大国,是中国游客的重要目的地,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他希望三年后可以回到家乡发展。

Bob也在中国交到了许多知心朋友,在采访中,他每回答一个问题都要说一句“谢谢”,并不止一次地感谢了中国朋友。“中国人很聪明、很勤奋,我觉得我需要学习这种好的品质,也很荣幸能和他们一起工作。我很享受在中国的时光。”

作为一个医学生,Bob还是更希望可以回到家乡做一些贡献。“但我真的很舍不得离开中国。”他说。

参考文献及数据来源:

1. 吉艳艳.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11.[EB/OL]., 2016-6-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来华留学生统计. [EB/OL]. , 2019-04-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 [EB/OL]. , 2017-03-0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 [EB/OL]. , 2016-04-1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 [EB/OL]. , 2015-03-1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报告. [EB/OL]. , 2013-03-0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 [EB/OL]. , 2012-02-28

9. 数据来源:①姚力虹:《陕西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页;②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内部资料)2011,第124-126页;③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内部资料) 2012年,第127-128 页;④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内部资料) 2013年,第135-136页;⑤教育部国际合作 与交流司:《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内部资料) 2014年,第 139-140页;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内部资料)2015年,第149-150页。

10.赵惠霞 许迪. 陕西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2018.

11.西安外国语大学开展留学生教育40余载 培养国际学生逾2万人. [EB/OL].人民网.2020.4

12. 澎湃新闻:来华留学生群像:从哪来,学什么,花谁的钱?[EB/OL]. 2019-08-06.

13. 央视网:[东方时空]聚焦全球新冠肺炎疫情 航班运行对比动画展现航空业受重创[OL].

. 2020-04-20.

采访 | 苑一帆 赖盈譞 吴佳岳

文字 | 苑一帆 赖盈譞 吴佳岳

视频及数据可视化 | 吴佳岳

排版及整理 | 苑一帆 赖盈譞 吴佳岳

指导老师 | 贾文

政协委员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你支持这个建议吗?

我支持这个建议。

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全国政协委员、河北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彦明带来了《关于优化外国来华留学生政策的提案》。他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除了外国政府委派的来华留学生可以降低录取分数标准外,其他所有自愿来华留学生都必须满足应有的录取学分标准。严把录取关,努力招收高层次、高质量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不可滥竽充数,不盲目追求招生数量而忽视质量,维护国家教育的声誉和教育权利的平等。另外,特别应规范、优化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政策。 

民进中央提交全国政协大会的提案建议,分层分类制定来华学生的招收标准,区分学历、非学历学生类别,制定和完善国家基本标准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各校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制定院校标准,提升留学生生源质量。加强对留学生的选拔、考核以及日常教学管理。制定并完善招收高水平留学生的鼓励政策,激励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国际教育和研究环境,吸引高素质的国际学生,在全球范围内网罗优质生源。

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同年也建议,要反思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转变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思路,尽快降低对高校留学生数量指标的要求。结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16年试点认证、2019年正式认证的实践,建议两年内完成全国招收外国留学生高校的质量认证工作,确保高等院校的招生更加透明地接受社会监督。高校承担对申请者严格审核的责任,对出现违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应细化问责追究的处理办法。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党组2020年5月曾专门下发通知强调,各单位严格执行《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各项要求,不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严格招生审核、过程管理和评审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

各国来华留学生总人数

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其中学历生24.15万人,占总数的49.38%,同比增幅15.04%。教育部指出,2017年来华留学工作扎实稳步有序推进,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生源结构不断优化,中国政府奖学金吸引力不断提升,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17年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35所高等院校学习,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计约7.58万人,比2016年增加18.62%。来华留学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已是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与2016年相比,前10位生源国稳中有变,依次为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和老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31.72万人,占总人数的64.85%,增幅达11.58%,高于各国平均增速。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11省市来华留学生共计34.19万人,占总数的69.88%。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各国华人来中国留学、工作移居数量一般多不多?

2017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和亚洲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留学目的国。据预计,2020年世界各国和地区来华留学生人数将突破50万。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旅游交流更加频繁。2012年,韩国、日本、俄罗斯和蒙古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八大客源市场,来华总人数超过1100万人次,占来华外国人总数的40%;中国公民赴上述四国的人数达615万人次,增幅近两成。旅游已经成为东北亚各国进行人文交流的主要内容,旅游业也已成为东北亚各国经济的重要产业。

12月18日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显示,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留学生接收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来华留学生增长的主要动力。2016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较上年增长了11.35%,达到近两年来最高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来华留学生增长了13.6%。

报告显示,2016年来华留学生达44.3万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有20.8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6.92%。来华留学人数最多的十个国家依次为:韩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日本和越南。

报告称,从2004年到2016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从11.1万人增长到44.3万人,增长了近3倍,同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增长了7.3倍多。东南亚国家是中国最主要的留学生来源地之一,2015年东南亚国家出国留学生共22.7万人,其中7.12万人(近三分之一)到中国留学。

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有多少、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