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白崇禧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白崇禧传简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中文名:白崇禧
别 名:白健生,乌默尔,小诸葛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广西省桂林府临桂县
出生日期:1893年(癸巳年)3月18日
逝世日期:1966年12月2日
职 业:军人
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信 仰: *** 教
代表作品:《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游击战纲要》
政 党:中国 ***
服役军队:中华民国陆军
服役时间:1916年——1966年
军 衔:一级上将
参与战役:北伐战争,蒋桂战争,抗日战争
勋 章: *** 勋章,抗战胜利勋章
逝世地:台湾省台北市
绰 号:小诸葛
白崇禧——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汉族,广西桂林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军阀新桂系中心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两人多年一路合作无间,最初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手驱逐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
白崇禧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然而中华民国国民 *** 未能保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果,局势对国府愈趋不利,新桂系最终亦无法保住中华民国的半壁江山。中国 *** 解放中国大陆后,白崇禧前往台湾,于1966年在台北病逝。
白崇禧日常待人接物中,反对官僚架势,反对打骂士卒,主张吃苦耐劳,禁烟禁赌,反对不良嗜好,在 *** 统治阶层中是比较自守自节的,他多谋善断,胆识超人,狡诈多变,谋略深长,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他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穷追猛打、佯攻佯动、出奇制胜等战略战术,所以常常能够以少胜多,有常胜将军之称,在 *** 将领中素有小诸葛、今诸葛、当代张良、现代第一俊敏军人等雅号,连 *** 都评价他为中国第一狡猾军阀。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共名家看重,甚至日本人也称之为战神。
北伐中,白崇禧的指挥才能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龙潭战役。龙潭战役是北伐中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战役,是一次血战。压迫敌人丧失战斗意志。此役基本上消灭孙传芳的部队。行政院长谭延闿写了一副对联送给白崇禧: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
白崇禧(1893年—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回族,阿拉伯名“乌默尔”,意义与“崇禧、健生”吻合,当代作家白先勇之父。毕业于保定军校,属国民党桂系中心人物,地位仅次于李宗仁,与李宗仁合称“李白”。系陆军一级上将,有“小诸葛”之称。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历经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指挥过诸多著名战役。国共内战,从武汉与四野周旋,终不剩一兵一卒,退撤台湾。1966年在台湾去世,安葬于台北六张犁回民公墓。
白崇禧是回族人白崇禧简介,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白崇禧简介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抗战胜利勋章、英国巴士武士勋章等。
白崇禧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然而国民党政府未能保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白崇禧简介的战果,局势对国民党政府愈趋不利,新桂系最终亦无法保住中华民国的半壁江山。解放军解放中国大陆后,白崇禧逃往台湾,1966年逝于台北。,胆识超人,狡诈多变,谋略深长,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他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穷追猛打、佯攻佯动、出奇制胜等战略战术,所以常常能够以少胜多,有“常胜将军”之称,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小诸葛”、“今诸葛”、“当代张良”、“现代第一俊敏军人”等雅号。
白崇禧故居始建于1929年,原占地2041平方米,为组合式大庄园,依山傍水,山下有水井、荷塘,院中有清真寺和学堂,现仅存一座主楼和配楼,占地841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主楼有花坛、鱼池、客厅、楼阁和前后对角炮楼,四周青砖高墙,院内亭台楼阁,古朴典雅,具有民国初年花园建筑风格。二楼前是戏台,后楼是看台。当年白崇禧母亲九十大寿时,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前来祝寿,曾坐在这里看戏。
白崇禧故居位于临桂县会仙镇山尾村,整个村子有五十多户人家居住,在这个村子附近有一个小学,小学里有一座显眼的红色窗户和白色围墙建筑,那就是佩璋礼堂,以白崇禧夫人命名的建筑,陈年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建筑,零零星星的野草在建筑边缘漫无目的地生长着。从小学大门附近延伸小道走进村里,在村里道路两旁晒满了收获的稻谷,金灿灿的稻谷想到了谁知盘中餐的辛苦。到村里的路口,延伸进去的不知是哪个年代留下来的石板路,走在石板路上,鞋底就像抹了油一样,光光滑滑的,很是舒服,一股凉爽的气体缓慢的灌进脚底,两脚凉爽爽的。
石板路两旁是青砖瓦房,俨然走进了一座古村,整个村显得静谧安逸,再走进村里,有一座古老的石头建的水井在一户人家门口矗立,伸头进去,根本看不到井的深度,全是清凉的井水,水汽扑面而来,凉爽渗透到整个人的身体里,清爽弥漫整个人,非常舒适。从老乡那里借来木质水桶,用缰绳将水桶甩进井里,用手腕力量将缰绳甩动木桶,将井水打进桶里,然后迅速地将盛满井水的木桶用力一拉,木桶和井水一起被拉上来。将井水倒进手里,凉意缓慢地浸满全身,舒爽极了。
井水用手捧到嘴里,甘甜清凉感觉弥漫整个嘴里,就像在沙漠之中遇到了解渴之源。在村里的有些户人家的围墙上,挂满了稻草,鸭子在村里的小溪边嬉戏,村里的绿树争先恐后的生长着,一派乡村美丽景色犹如一幅油画展现在众人面前,让人陶醉,让人怜爱。
再从村里走进大概一百米左右,就到白崇禧故居。整座建筑深深的藏在村里,周围全是村民的房屋依它而建,在建筑右侧只是一条与其它建筑隔开的小路,整座建筑的高大一下就征服了你。青砖黑瓦利落的运用在整个建筑中,整个建筑显得干净而高不可攀。
建筑的高大把整个大门比了下去,大门运用吉利的红色,在大门上面运用西洋的曲线的造型,给建筑添加了妙笔生花的一笔,在大门的下方有几方阶梯,似乎有步步高升之意,在楼梯下方,就是石板路,路的对面是一条缓缓流过的小溪。建筑左右两侧墙上几扇窗户很小,曲线的造型,有点西洋风格,可见主人对建筑还是有讲究的。在故居的大概五十米处有一座正在整修的建筑,在建筑的上方挂了一块写了“清真寺”的牌匾,可见白崇禧的一家信奉伊斯兰教的。
故居墙上挂有一张《临桂白氏世系表》,表上介绍,临桂白氏系元朝回民,始祖伯笃鲁丁是元朝进士,居江宁府﹙今南京﹚水西门内桥湾。明洪武十三年,伯笃鲁丁之孙永龄到广西为官,携弟永清、永秀移居广西。永秀一脉人丁兴旺,后改姓白。传至十五世白榕华时落籍临桂山尾村,并苦读成才,于乾隆年间考中进士,为白氏家族在广西的发展奠定基础。
故居中陈列有一幅时任广西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创作的油画《广西三杰》,画的是李宗仁、白崇禧、
黄旭初﹙时任广西省主席﹚三人的骑马像。另有徐悲鸿写给白崇禧的一付楹联白崇禧简介:雷霆走精锐白崇禧简介;行止关兴衰,楹联空白处写有题跋:健生上将,廿六年八月飞宁遂定攻倭之局,举国振奋,争先效死,国之懦夫,倭之顽夫突然失色。国魂既张,复兴有望,喜跃忭舞,聊抒豪情,抑天下之公害也。
离开白崇禧故居时,在门厅看到一篇《白崇禧生平简介》:白崇禧5岁进私塾,读书5年,晚睡早起,刻苦用功,奠定了扎实的古文基础。10岁时与六弟崇祜到离家3里的会仙镇小学走读二年,1907年14岁时考入陆军小学,16岁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录取……
桂系军阀白崇禧狡诈多变,谋略深长,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他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穷追猛打、佯攻佯动、出奇制胜等战略战术,所以常常能够以少胜多,被誉为“小诸葛”、“当代张良”,甚至日本人称他为“战神”。这个小诸葛还是个狠人,三次逼蒋介石下野,最后更是敢跟着蒋介石跑到了台湾省。那么,小诸葛白崇禧最后的结局如何呢?只能说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作不死。
白崇禧是广西桂林人,与李宗仁是老乡,两人都是军阀新桂系的代表人物,并且两人还是好搭档,合成“李白”。白崇禧与李宗仁一起领导桂军参加了北伐和抗日战争,战功卓著,使桂系成为国民政府中第二大势力。白崇禧心比天高,不愿意屈居于蒋介石之下,在历史上他三次逼蒋介石下野。特别是在1948年,白崇禧不听蒋介石救援的命令,致使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淮海战役损失惨重。紧接着,白崇禧发出“亥敬电”,要求蒋介石下野,蒋介石被迫下野。对此,蒋介石对白崇禧恨之入骨。虽然白崇禧送李宗仁上了位,但当时大局已定,最后还是蒋介石收拾烂摊子,李宗仁选择去了美国养病。
此时白崇禧的军队也被击溃,他自己成了光杆司令。56岁的白崇禧在这个重要的人生十字路口上,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到底是留在大陆、去香港、美国,还是跟着蒋介石去台湾呢?当时,他的好搭档李宗仁劝他去香港或者美国,留在大陆也可,但千万不可跟着蒋介石去台湾省。但万万没想到他最后却选择去了台湾。他是不是傻,跟着蒋介石不是自寻死路,这还是小诸葛吗?
实际上,不是白崇禧傻,而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要作死。他真的还认为自己就是当世之诸葛亮,聪明绝顶,天纵之才,蒋介石所谓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必须要重用他了,并且56岁的白崇禧不想就此结束了自己政治生涯。当然,还有蒋介石抛出的巨大诱惑。当时,蒋介石出于各种考虑,对白崇禧许以高官俸禄。就这样,小诸葛白崇禧聪明反被聪明误,就信了蒋介石的鬼话,跟去了台湾。
白崇禧到台湾后,先是担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但还没有到两个月,被聘为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从此就失去了实权,成为一个摆设,任由蒋介石的摆布。即使如此,蒋介石还不放心这个小诸葛,让保密局的特务时刻监视白崇禧的一举一动。白崇禧虽然没有了实权,还被监视,但是他出入自由,领着政府的工资,依然过着富家翁的生活,会会老友,到山中狩猎,生活怡然自得。有人说他晚年生活悲惨,还真的谈不上悲惨。真要说悲惨的话,他最后死得有点悲惨。
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的副官发现白崇禧死在卧室,尸身发绿,死因不明,终年74岁。对于白崇禧的惨死,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白崇禧突发心脏而死,而外界传言他是被蒋介石毒死的。据说,晚年的白崇禧丧妻后,与他的保健护士张小姐打得火热,蒋介石派人在白崇禧的补药中动了手脚,一夜风流之后,张小姐不见了,而白崇禧早就没了呼吸。由于是丑闻,家人就谎称为突发心脏病而死。
之所以很多人相信白崇禧是被蒋介石毒死的,主要是白崇禧死的时间节点比较特殊。当时,国民党败退后,李宗仁一直留美不归,蒋介石一直利用白崇禧制衡李宗仁。1965年李宗仁回归祖国后,白崇禧就没有了利用价值。紧接着,白崇禧就惨死在家中。这一切的巧合,难免不让人怀疑白崇禧是被蒋介石毒死的。
总之,白崇禧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自己作死,谁也不怨!当年,在他选择跟着蒋介石去台湾那一刻,就决定了他的悲惨结局。他到了台湾后,又活了16年,命还真大呀!各位,你们说呢?
白崇禧。
白崇禧,字健生,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
人物平生:
1、1893年3月18日,生于广西省桂林,祖上原本是世代书香门第,父亲白志书弃文从商,在桂林开永泰林店经营粮油。
2、1907年冬,白崇禧报考广西陆军小学第二期,全省千余人报考,仅录取一百二十人,白崇禧以第六名被录取。
3、1909年,白崇禧以第二名成绩考入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学校,因屡次考试成绩均名列第一,被定为“领班生”。
4、1917年,在桂军陆荣廷部第一师第三团任见习官。
5、1921年秋,马晓军模范团改为田南警备司令部,白崇禧任第一营营长。
6、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7月21日白崇禧、李宗仁、黄旭初联名致电国民政府,拥护蒋介石对日抗战。
7、1944年1月1日,以抗日期间着有功绩,国民政府授白崇禧青天白日勋章以资嘉奖。
8、1966年12月2日,副官发现白崇禧死在卧室,尸身发绿,死因不明,时年七十四岁。
扩展资料
白崇禧轶事:
白崇禧的弟弟叫白崇祐,比白崇禧小3岁,在白崇禧9岁的时候,两人一起上私塾。但是班上有个17岁的学生叫毛长林,常常欺辱学校学生,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就向学生收钱和吃的,不给就挨揍。
白崇禧觉得自己被打没什么,但是弟弟也被打,让白崇禧觉得很没面子,保护不了弟弟。于是在某一个夏天下雨时,白崇禧从身后将毛长林推下台阶,毛长林摔得浑身是伤。
白崇禧也吓得躲在家中后山中,不敢回家。这件事情很快被家长知道了,白崇禧的老爸白志书了解完情况后,心中是赞成儿子的,但是对外赔偿了医药费。毛
长林收纳税钱也暴露了,之后再也不敢了,白崇禧也收到学校处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崇禧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白崇禧简介和白崇禧传简介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