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普加乔夫,以及普加乔夫军衔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普加乔夫不是彼得三世,但他冒称过彼得三世。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大家知道,在俄国历史上,彼得一世是位很有作为的帝王。他在位期间的改革,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加速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正如马克思指出:“彼得大帝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但是,他死后由于没有指定;的继承人,导致了37年里发生了7次宫廷政变,换了7个沙皇。1762年,叶卡特琳娜发动政变,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彼得三世,自称沙皇。在这位女皇的统治下,沙饿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势不可挡。到1773年,终于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普加乔夫起义。
普加乔夫,哥萨克人。曾当过兵,后因病退伍,过着流浪生活。在此期间,他接触了贫苦的劳动人民,深刻了解人民的情绪和要求,由此萌生了起义的念头。正好在这时,雅伊克哥萨克中间正传说着同情人民疾苦的彼得三世并没有死,而是隐藏在哥萨克当中。穷苦人民希望他能出来解除人民的疾苦。
1773年8月,普加乔夫出现在雅伊克哥萨克当中,他利用哥萨克人盼望出现一个“好沙皇”的情绪,冒称沙皇彼得三世。他说:“我就是彼得·费多罗维奇,宽恕你们以往一切罪过,我要赐给你们河川、土地、草场、现金薪晌、铅弹、火药、食品和永久的优惠权。”这样,雅伊克地区的哥萨克人民纷纷拥戴普加乔夫,起义队伍日益壮大。
10月,起义军围攻沙皇的重要据点奥连堡,在此之前,普加乔夫以彼得三世身份,提出“土地与自由”的口号,宜布解放农奴,把地主的土地、森林、牧场、池塘等无偿分给农民,取消人头税,惩办贵族。1774年8月,起义队伍扩大到5万人,但由于久围奥连堡不下,转而进攻喀山。8月迫近察里津。接着又转移到伏尔加河东岸草原地区。起义军所到之处,沉重打击了沙皇统治,动摇了农奴制的基础。1774年9月,由于叛徒出卖,普加乔夫被沙俄政府逮捕。1775年1月10日晨,普加乔夫在莫斯科的波洛特尼科夫广场英勇就义。这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失败了。
普加乔夫起义尽管失败了,但他们反抗沙皇统治的英勇战绩,永远不可磨灭。人们虽然没看到过彼得三世的作为,但普加乔夫的行为却使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好沙皇”一彼得三世。
不残忍。
普加乔夫18岁时被征兵到波兰打仗;又参加过对土耳其的战争,由于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少尉。后来因为生病,退伍回乡。1773年,普加乔夫聚集了80名哥萨克人起义,揭开了俄国历史上一场反对农奴制压迫的农民战争的序幕。作为一个杰出的农民领袖,普加乔夫深知人民群众的苦难,他宣布解放农奴,取消人丁税。给农民分土地和森林等,但由于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加上沙皇的重兵镇压,并且在对待大地主上过于残忍,大肆掠财,失去民心,普加乔夫所领导的农民战争以失败告终。
俄国农民起义领袖.,生于顿河沿岸齐莫维斯克镇的一个贫穷的哥萨克家庭。
普加乔夫于1742年出生在顿河沿岸齐莫维斯克镇的一个贫穷哥萨克家庭。由于家庭境况贫困,年少时他终日为生活奔波。18岁时,刚结婚不久的普加乔夫就去参加了七年战争,战争结束后,他继续回家务农。
公元1768年俄土战争爆发后,普加乔夫再度应征人伍。由于作战勇敢,他很快被提升为少尉。后来因为患了严重的瘰疬病,他请求退役未准,于是开始了逃亡生活,成为了流浪的哥萨克。
当时,在顿河和雅伊克河(后改名乌拉尔河)的哥萨克有一个谣传,说彼得三世并没有死,他就在哥萨克中。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自称皇帝彼得三世,聚集一支由80名亚伊克哥萨克组成的队伍,并公布檄文,宣布将古时哥萨克享有的优惠与特权赐给曾在亚伊克军中服役的哥萨克、鞑靼和卡尔梅克人。
这支起义军组织起来后,深得民心。不出几个月,起义队伍迅速集为2000人,直逼奥伦堡城下,围困奥伦堡达半年之久。后来在政府军戈列齐恩的部队作战时,终因力量相差悬殊而失败了。当他带着队伍转战南乌拉尔和巴什基尔一带时,这里的农民、工人纷纷起义,补充了队伍。起义军很快增加到2万人。力量重新壮大后,普加乔夫决定率军向喀山挺进。
普加乔夫智取喀山,起义迎来巅峰时刻。随后沙皇军队重重包围了他们,在战斗中,起义军损失惨重,喀山失守,整个起义由盛转衰。普加乔夫带领残余队伍南下进军察里津。想在那里发动哥萨克起义,重建军事要地。
由于政府军早有准备,顿河哥萨克没有响应普加乔夫起义。沙皇政府趁机大军压进,此时起义军内部却发生了叛乱,几乎被完全击溃。最后普加乔夫只带剩下的200余人逃往草原地带。逃亡途中,最后只剩下45人。在沙皇政府的诱惑下,一些叛徒决定卖主求荣,他们将普加乔夫骗到大乌晋河畔,出其不意,将他捆起来送给了沙皇政府。
公元1775年9月21日,普加乔夫被押往莫斯科。由叶卡捷琳娜二世亲笔核准、法庭宣布将普加乔夫“砍去头和四肢,并把头捅在尖木橛子上,身体各部运往莫斯科的四个方向,用车碾碎,在原地烧掉”。
普加乔夫起义失败了,但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俄国农奴制,动摇了农奴制国家的基础,使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加强与贵族地主的政治联盟。俄国诗人普希金就曾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称他的檄文和命令是“人民的善于辞令的绝妙范本”。
得知起义军迅速壮大,叶卡特琳娜吓得惊惶失措,急忙组织了三路大军增援奥伦堡。起义军在普加乔夫的指挥下,又分别打败了这三路大军。1774年3月,起义军发展到5万人。7月12日攻入喀山城,但未能守住。双方激战3天,起义军损失12000多人,最后被迫退出喀山。
之后,普加乔夫率领少数人马逃往伏尔加河畔继续活动,于1774年7月31日发布了《全民告谕》,宣布给予农奴人身自由,免除了人头税、货币税和兵役,无偿给农民以土地、森林和草场,号召农民起来打倒地主。于是,起义队伍又发展到1万多人。普加乔夫率领重新组织起来的起义军又席卷了诺夫哥罗德省和沃龙涅什省,接下来就要逼近察里津。
察里津是伏尔加河和顿河的交汇处,是莫斯科通往黑海和里海的水路要道。叶卡特琳娜怕察里津有失,急急忙忙把在土耳其前线的军队调了回来。这年的8月24日,起义军在察里津附近与政府军展开了激战。此役十分惨烈,起义军有2000人战死,6000多人被俘。普加乔夫仅率200名残部冲出重围,东渡伏尔加河,逃往草原。后来,剩下的队伍不足50人。
1774年9月4日,起义军中的一个哥萨克头目叛变,将普加乔夫捆绑起来,解送到政府军中。11月4日,普加乔夫被押送莫斯科。
1775年1月9日,沙俄当局判处普加乔夫死刑。第二天,普加乔夫被砍头肢解。
普加乔夫起义虽然只有3年时间,但它转战数千里,参加者近10万人,沉重地打击了俄国农奴制和沙皇统治,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普加乔夫永远受到俄罗斯人民的尊敬。
在叶卡琳娜二世第一次瓜分波兰和对土耳其战争时,有一个名叫叶梅连·伊凡诺维奇·普加乔夫的士兵,因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少尉。后因病退伍还乡。
1772年11月,普加乔夫声称自己便是当年的彼得三世,为躲避叶卡特琳娜的毒害逃出了皇宫,以此来联络贫苦的农民准备起义。谁知起义消息泄露,两个月后被捕入狱。1773年5月,普加乔夫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出监狱,8月,他再次以彼得三世的身份号召人民起义。许多农民、奴隶纷纷响应,这样,不到一年,起义军就发展到了3万多人。
1774年普加乔夫率领起义军打了很多次胜仗,但在察里津附近的战役中,伤亡惨重,只剩下不足50人。
1774年9月4日,一个叫哥萨克头目叛变起义军,将普加乔夫捆绑起来,并送到政府军中。11月4日,普加乔夫被押送莫斯科。1775年1月9日,沙俄当局判处普加乔夫死刑。第二天,普加乔夫被砍头肢解。
普加乔夫起义虽然只有3年时间,但转战数千里,参加者近10万人,沉重地打击了俄国农奴制和沙皇统治,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普加乔夫永远受到俄罗斯人民的尊敬。
普加乔夫出生于1742年,他的家庭是顿河岸边齐莫维斯克镇的哥萨克农家。18岁时应征入伍。
察里津是伏尔加河和顿河的交汇处,是莫斯科通往黑海和里海的水路要道。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又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是俄国农民群众反抗封建压迫的一次起义。战争席卷普加乔夫了大片领土普加乔夫,踊跃参战的起义者达10万人。这次农民战争是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
当时,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关系行将崩溃,资本主义关系日趋形成。贵族和专制国家不断加强农奴制压迫,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抗议。这次农民战争的主要动力是农民,此外,哥萨克劳动阶层和矿业工人也参加了这一运动。闻风举义的还有巴什基尔人、鞑靼人、加尔梅克人及伏尔加河中下游左岸地区的其普加乔夫他非俄罗斯民族。在战争爆发前不久的1771年,莫斯科爆发了市民下层群众的起义。1772年,雅伊克哥萨克奋起反抗哥萨克上层分子,同年,伏尔加河和顿河哥萨克镇里也发生了骚动。叶卡捷琳娜二世政府依仗军事力量,勉强地驾驭着庞大帝国内蒙受压迫的各族人民。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使国内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日益沉重的负担加深了劳苦大众的不满。
1773年9月17日,顿河哥萨克人普加乔夫冒称皇帝彼得三世,聚集起一支由80名雅伊克哥萨克组成的队伍,并且发表了一道文告,宣布将古时哥萨克人享有的优惠与特权赐给曾在雅伊克军中服役的哥萨克人、鞑靼人和加尔梅克人。9月18日,起义军抵近设防坚固的雅伊克镇,因无火炮而放弃了强攻,留下部分部队对其实施围困。普加乔夫率其余队伍向俄罗斯东南部的主要行政与军事战略中心——奥伦堡进军。农民、雅伊克哥萨克、逃亡士兵、鞑靼人、哈萨克人、加尔梅克人和乌拉尔各厂矿工人纷纷自愿参加起义军,普加乔夫的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在归降普加乔夫的各要塞里,起义军缴获了大批武器和粮食。
10月5日,普加乔夫的队伍开始了持续约6个月之久的奥伦堡围攻战。为了镇压农民战争并增援奥伦堡,政府派出了以卡拉少将为首的讨伐队,但在11月7~9日尤泽耶瓦村附近的战斗中,被奥夫钦尼科夫和奇卡统率的起义军击溃。11月间,由西伯利亚和辛比尔斯克派往起义地区的政府军也被击败。普加乔夫所在地别尔达庄成为农民战争的中心,来自俄国各地的自愿者云集于此。
1773年12月,普加乔夫在奥伦堡附近已拥有约2.5万人和86门火炮。农民战争席卷了甫乌拉尔、阿斯特拉罕和喀山两省的大部分地区、西西伯利亚和西哈萨克斯坦各地。以阿尔斯拉诺夫和尤拉耶夫为首的巴什基里亚人民也揭竿而起。在叶卡特琳堡、车里雅宾斯克、萨马拉、斯塔夫罗波尔、孔古尔和克拉斯诺乌菲姆斯克、雅伊克镇等地附近,出现了许多由杰出的军事首领领导的大的起义中心。普加乔夫统率的主力部队是起义者的主要军事力量。
普加乔夫作为一名旧军人,极力加强其军队的军事组织。军队由团组成,团又分成中尉或大尉指挥的连。军官由圈会选举。许多团、连是按社会特征、民族特征或乡土特征编成的。主力部队和各团都有旗帜,上面写着普加乔夫指令中的口号。起义者在别尔达庄的大本营附近学习军事:劈刺、枪炮射击、挖地道、埋雷、挖战壕,等等。普加乔夫及其统领们曾试图在各团与各支队间实施协同作战,组织过侦察,并力求加强纪律性。为了表彰作战有功者,颁发过奖章,这些奖章是用银质卢布和沙皇的勋章制成的。
1773年11月,为了领导起义,普加乔夫建立了军事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774年8月底之前一直起作用。军事委员会的成员有:维托什诺夫、希加耶夫、特沃洛戈夫、波奇塔林、戈尔什科夫等人。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各个独立支队的行动、组织乌拉尔各工厂的武器制造、向起义军补充人员、供给粮秣和武器、同抢劫行为作斗争,等等。除担负军事组织职责外,军事委员会还执行行政司法职能。奥夫钦尼科夫是这次农民战争中颇有才干的统领之一,他领导的出征办公厅是普加乔夫的参谋部,主力部队的战斗行动由普加乔夫亲自指挥。所有作战行动都是在普加乔夫直接领导下拟订和详细制定的。主力部队有一套以哥萨克军事组织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严密机构。起义军作战力量的核心是哥萨克,但哥萨克部队中有多半是未谙军事的农民和厂矿工人。起义军装备低劣,主要是冷兵器和弓箭;枪、炮较少。
这次农民战争具有地方局限性、地域分散性、自发性和无组织性的特点,也就是带有封建社会时期历次农民运动所固有的各种弱点。缺乏统一的战略计划,与独立起义地区的联系薄弱,这使普加乔夫和军事委员会不能对整个国土上的起义运动实施领导,各独立起义中心缺乏统一领导。普加乔夫只顾围攻奥伦堡和雅伊克镇,放弃了向伏尔加河流域的进军,那里的人民曾准备支持他,结果使农民战争的战略基地局限在俄罗斯帝国的东南部地区,使叶卡捷琳娜二世赢得了动员兵力的时间。
沙皇政府用地方部队镇压起义的企图落空后,遂于1773年12月派遣比比科夫上将率领讨伐军前去对付普加乔夫的起义军。由于得不到正在徒劳地围攻奥伦堡的普加乔夫主力部队的援助,一些分散的并装备低劣的起义支队在萨马拉和孔古尔附近失败受损。直到布祖卢克斯卡亚失守之后,普加乔夫才从奥伦堡附近撤出部分兵力,以图阻止沙皇军队的继续推进。但是,1774年3月22日在塔季谢瓦要塞附近,其主力部队在持续6个多小时的总决战中败于政府军,约有2000人阵亡,4000人受伤被俘,损失了全部火炮。3月24日,起义军另一支队伍在乌法附近被米赫尔松中校的讨伐军击溃,接着,奇卡和赫洛普沙被俘。普加乔夫撤离别尔达庄并放弃了对奥伦堡的围攻。
1774年4月1日,他与讨伐军在萨克马拉镇附近再次交战,但又遭失败,并失去了一些最亲密的助手,他们都被俘虏。普加乔夫率领一支500人的队伍冲出重围,在乌拉尔山中隐藏起来。到1774年4月中旬,各大起义中心虽然都被摧毁,但是,萨拉瓦特·尤拉耶夫、别洛博罗多夫、奥夫钦尼科夫的队伍均仍分别在巴什基里亚、叶卡特琳堡附近及奥伦堡边区积极活动着。
1774年4月,农民战争的第二阶段开始。普加乔夫在乌拉尔各厂矿和巴什基里亚境内招募了一支新军,遂于1774年5月5日率部5000人占领了马格尼特要塞并与别洛博罗多夫和奥夫钦尼科夫的队伍会合。起义军溯雅伊克河而上,于5月19日攻下特罗伊茨克要塞。但在5月21日起义军被击败,普加乔夫被迫撤到乌拉尔草原。政府军在追击起义者时,多次将其击溃,但是,普加乔夫巧妙地运用游击战术,终于摆脱了追击者,使部队主力免于全歼。由于农民、工人、巴什基尔人的参加,起义队伍不断得到补充。到1774年6月中旬前,普加乔夫被逐出乌拉尔厂矿地区。他率所部前出到伏尔加河,以图实现以前预定的进军莫斯科的计划。1774年7月12日,起义者经强攻占领了喀山,但未能攻克守军残部防御的设防坚固的内城。米赫尔松率部及时赶来援救内城守军,经过阿尔斯克原野的浴血鏖战后,于7月15日击溃起义军,起义军约2000人阵亡,5000人被俘。在这次战斗中,农民战争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别洛博罗多夫及其所部一起被俘。为了摆脱追击,普加乔夫带着一支小部队渡抵伏尔加河右岸。农民战争的第二阶段至此结束。在此期间,许多事件主要发生在乌拉尔境内和乌拉尔山区。
第三阶段的起义更加蓬勃高涨。它得到伏尔加河流域的农奴和各民族——鞑靼人、楚瓦什人、莫尔多瓦人、马里人、米舍尔亚克人的广泛支持。拥有成千上万名战士的农民游击队也自发地相继建立起来。起义运动席卷了伏尔加河流域大多数县并向莫斯科省边界蔓延,直接威胁着莫斯科,该市下层居民、作坊的工人和贵族的奴仆也纷纷骚动。然而,普加乔夫在这一时期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他放弃了向莫斯科的进军,离开了农民运动规模最大的地区转而南进,以图在顿河得到哥萨克补充后再向俄罗斯中心地区进军。南进途中,普加乔夫的队伍到处得到平民的支持。1774年7月20日,普加乔夫占领了库尔梅什,后又于是月23、27日,8月2、4、6日分别占领了阿拉特尔、萨兰斯克、奔萨、彼得罗夫斯克、萨拉托夫。但是,这个时期农民起义运动的地方局限性和分散性表现得特别明显:起义农民在本乡本县行动时通常是积极的,但到邻县时就不再斗争了。1774年8月,叶卡捷琳娜二世为镇压农民战争派出了大批军队——骑兵团和步兵团多达20个,此外还有哥萨克部队和贵族义勇军。普加乔夫被讨伐军逼迫着退向黑崖。8月25日,在萨尔尼科夫渔站附近,展开了这次农民战争的最后一次鏖战。由于一小撮谋叛者——雅伊克哥萨克头人的背叛行为,刚一开战,起义军就失去了火炮并被击败。普加乔夫带领一支小队伍退到伏尔加河左岸草原,在那里被叛徒们捉住并交给了政府。在雅伊克镇、辛比尔斯克和莫斯科对普加乔夫及其战友进行了审讯。1775年1月10日,普加乔夫、佩尔菲利耶夫、希加耶夫、帕杜罗夫、托尔诺夫在莫斯科的博洛托广场被处死。奇卡于1775年2月在乌法被处决。数千名起义参加者或遭鞭笞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失败了。失败的根源在于运动的自发性和分散性及其领导者缺乏明确的斗争纲领。普加乔夫及其拥护者是群众的君主专制思想意识的表达者,他们反对地主,但却拥护“好沙皇”。这是天真的君主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形成这种思想的基础则是俄国农村的宗法制度。
统治阶级和国家以正规军队、行政和警察机构、财政、教会和管理国家的历代经验来对付人民的自发性暴动。在这次农民战争中,被压迫的人民群众表现出非凡的英勇气概和果敢精神,从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组织者和卓有才干的军事指挥员。
这次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客观上对俄国的社会发展起了进步作用。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已作为沙俄时期人民群众为摆脱农奴制的压迫而进行英勇斗争的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载入史册。1773~1775年的农民战争,无论在力量、团结、阶级划分、组织成分与觉悟程度方面,还是在社会口号的明确程度和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方面,均超过以前的所有农民战争。人民虽然遭到失败,但却获得了进行革命斗争的经验。这次农民战争使人民对封建制度不可破除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加速了地主专制制度的崩溃。在这次农民战争实例的影响下,18~19世纪的俄国农民阶级斗争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关于普加乔夫和普加乔夫军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