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是哪一年召开的

小藤门 专栏 2023-01-09 49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巴黎和会,以及巴黎和会是哪一年召开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巴黎和会的时间、目的、实质和操控国都分别是什么?

巴黎和会的时间:1919年1月-6月;目的就是瓜分一战中胜利的果实。

操控国是一战的战胜国,英,法,美等27国(27国未包括英国自治领以及殖民地)参加人数1000多人;全权代表70人重要人物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

巴黎和会是怎样的事件?

巴黎和会是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协约会议。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苏俄没有受到邀请,德国等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北洋政府代表(即当时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巴黎和会主要内容是什么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那么,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巴黎和会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巴黎和会的召开背景

1914年奥地利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这件事情改变了全世界命运。当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随即,这两个国家背后的德意志帝国与沙皇俄国宣战,至英德两国宣战后,意味欧洲战区全面开打。”唐启华介绍,就在百年前的8月7日,中国对所有交战国宣布保持局外中立。

当时掌控政权的是袁世凯政府,而它选择中立的原因是,那时候中国有各国租借地,驻扎各国军队,如果打起来怎么办?袁世凯政府颁布若干条规则,禁止一战参战国在中国领土领空有任何交战行为。

不过,袁世凯政府的中立目的并没有达到。就在一战开始后不久,日本借口与英国结盟,派军队进攻德国在中国租借地胶州湾,并且要在山东半岛借道。因为种种原因,袁世凯政府在当地划出一块交战区,中国就此被卷入一战战火。

巴黎和会主要内容

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战后的世界,以图建立帝国主义新秩序,召开了1919年巴黎和会,20多个战胜国劣席了会议,中国北京政府派出了一个出席会议代表团,团长为京政府的外交部长陆征祥,并有南方军政府的外交人员参加。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期冀:(1)收回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而且这些利益不得由日本继承;(2)取消1915年袁世凯政府对日本承认的“二十一条”;(3)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殊利益,包括领事裁判权、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等;(4)结束德、奥等战败国家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巴黎和会修改不平等条约,收回山东的主权。

然而,巴黎和会完全被英、美、法、意、日列强操纵,尽管列强之间在利益争夺中存在矛盾,但他们争夺的对象并没有改变,中国政府难以如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得到最多, 其它 列强深为不满,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代表团中有的是亲日派,更多的是亲美派。以美国为代表的列强拿中国问题作为向日本讨价还价的筹码,以维护中国利益为借口,怂恿中国代表团向会议提出特别不利于日本的要求。日本则提出它在大战期间强占德国在胶州的租借地、铁路以及德国在山东的其他利益要无条件地让与日本。4月29日,英、美、法三国首先完全接受日本的提议,并载入巴黎和约,狠狠打了中国代表团一顿闷棍。北京政府屈从帝国主义的压力,准备由其代表在和约上签字。

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人们义愤填膺,于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学生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废除二十一条”“誓死争口青岛”叼 口号 ,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巴黎分脏会议,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并痛打章宗祥,火烧曹宅。北洋军伐政府在镇压国内五四爱国运动的同时,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决定不在和约上签字,并发表声明: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巴黎和会在列强的强权之下,既没有真正懈决远东问题,也没有解决中国问题。同时由于中国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美国国会拒绝批准这一和约,使日本妄图独占山东的野心没有成功;美国、英国既没有通过巴黎和会在东方取得盼望已久的利益,也不愿日本独享在中国的特权。

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希望条件七条:

1.废除势力范围2.撤退外国军队、巡警3.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4.撤消领事裁判权5.归还租借地6.归还租界7.关税自由权

巴黎和会的影响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以处置战败国德国为中心的巴黎和会,中国北洋政府应邀参加。这次和会尽管充满了帝国主义的大国强权政治,但对具有战胜国身份的中国,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由于是战胜国,中国便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有了胜者的心理、胜者的口吻。中国外交官在和会上争之急、辩之激,洋洋洒洒,有理有节,慷慨激昂,高声扬眉,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外交才能和水平,令人刮目相看,重塑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二、由于是战胜国,《凡尔赛和约》中规定了一些有利于中国的条款,如废除德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取消中国向德国的辛丑赔款,归还山东以外的租界地等;对奥和约,又使中国加入国联并被选入国联行政院。

三、由于是战胜国,中国的合理要求便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同情,增强了中国人民外争国权的斗争信心。

四、由于是战胜国,中国的合理要求一经拒绝,便成为一种正常情感无法接受的现实,人民从希望的巅峰跌入失望的深谷,一种被出卖、被蔑视的民族愤怒于是爆发出来。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 时代背景是什么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就像一个老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聆听的同时还要思考。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巴黎和会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巴黎和会主要内容

(1)巴黎和会。召开时间、地点:1919年1月至6月,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操纵国:美、英、法;中心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主要结果: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2)《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

关于中国问题:《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评价:《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列强任意瓜分战败国的产物,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

影响:它与随后同德国的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建立起一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巴黎和会的时代背景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1919年1月,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召开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操纵了和会。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

为确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霸权,早在战争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组成专门机构研究战后和会问题。英国外交部也组织一批专家探讨一旦大战结束英国对和会的对策。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后,豪斯到达巴黎,与法、英、意等国政府首脑就召开战后和会问题进行磋商。1919年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

巴黎和会的局限性

巴黎和会的局限性体现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后各国的矛盾。巴黎和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以及政府无能点燃了青年学生的怒火,五四运动迅速爆发,这场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巴黎和会所暴露出来的帝国主义国家的真面目,打破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废除二十一条”的号角蔓延全国,工人阶级罢工并且参与反帝爱国斗争,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巴黎和会实质上是一场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大会,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一般关系与制度,凡尔赛体系的局限性也为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埋下了崩溃的种子。

巴黎和会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巴黎和会是哪一年召开的、巴黎和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