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兰陵王历史介绍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兰陵王历史介绍简短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兰陵王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是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
高欢长子高澄在父亲死后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成为千古传说的兰陵王。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实记录了另外五兄弟的母亲出处,就长恭例外:“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不知道是书史的遗漏,还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隐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继任,干脆一脚踢走皇帝,自己称帝,北齐建立。
这是个出了名的野兽世家,群交乱性,酗酒暴虐,以杀人为乐。高长恭生在其中,人算很不错的,只留下一桩八卦:皇帝赏他20个侍妾,他只收下一个。原因是起原本就并非好色之徒,但若拒绝皇帝则会使皇帝有失颜面,遂只挑选了一个。
高长恭骁勇善战,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注意,这里是个把脸遮了很大部分的头盔,而不是面具。
兰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后来的编舞者编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数百名,前来接应。很快周军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
史载:“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木兰从军最好是投到兰陵王帐下。女儿家惊艳,为面具摘下瞬间的绝世风华,然后跟他一人一半分个红苹果。噢,心都醉了!
北齐末代皇帝高纬一天听了《兰陵王入阵曲》,对高长恭说:“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旦失利,追悔莫及。” 长恭无心快语:“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高纬一听“家事”这两个字,心生警觉。叫人给他送去毒药一杯。皇帝杀人,连理由都没扯。高长恭死时的年龄没有记载,估计才三十出头。留下个悲痛欲绝的遗孀郑妃,守着佛门孤灯,度此残生。四年后,失去了支柱的北齐就为宇文氏所灭,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兰陵王作为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北齐名将,如果不是出身不好的话,想必凭借着自己的丰功伟绩,再怎么说也是有个很好的未来的。
在北齐两代君王的统治时代,兰陵王都得到了重用,并且为当时的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因为他的丰功伟绩,所以即便是民间的百姓也是称颂他的。
然而,在北齐后主高纬继位之后,虽然兰陵王也得到了重用,然而在邙山之战后,高纬试探过兰陵王,并且还问兰陵王如果在战争中发生了意外怎么办,这时候兰陵王直接说战事是自己的家事。
也是因为这句话,所以遭到了高纬的猜忌,再加上兰陵王在民间的名声很好,深受百姓拥戴,因此高纬便没有再继续重用兰陵王,反而一直在打压他。
为了避免高纬对他的猜忌,所以邙山之战后,兰陵王便开始收受贿赂,让高纬知道他爱财,但是这也抵不过高纬对他的猜忌,最后兰陵王被高纬赐毒酒而死。
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_、高肃,字长恭,以字行,祖籍渤海调_,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一说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高长恭性格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初封乐陵县开国公,从弟高殷即位后晋爵为兰陵郡王,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
扩展资料
高长恭轶事:
爱护部下:高长恭起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高长恭的贪赃之事,导致他被免除官职。讨伐定阳的时候,高长恭为帅,阳士深在军中担心灾祸到来。高长恭听说此事说:“我本来就没有报复意思。”于是找了个小小的过失,仅对阳士深处以杖二十的薄惩使他安心。
齐王赐妃:高长恭功高盖主,胡太后怕他夺了自己儿子的帝位,就以皇帝的名义,将一个叫张香香的妃子赐给他,目的是刺杀他。
张香香天姿国色,使尽百般手段,高长恭却格守君臣之礼,不为所动。半年过去,她不仅没有刺杀高长恭,反而被他忠心报国的行动所感动,讲出了胡太后的阴谋。胡太后大怒,要招回张香香加以杀害。高长恭却在这一过程中爱上了这位美丽善良的女子,真的收她为妾了。
收子义侠:义侠赵五本是洛阳胡太守的杀手,几次奉命暗杀高长恭未逞。一次,他到京城给胡太守的堂兄胡国舅送信,得知他们暗中勾结敌将陷害高长恭的真情和阴谋杀害兰陵王的计划,便暗中潜往伏地。当伏兵冲出,他飞刀杀死用弓箭瞄准高长恭的射手,从空中抽走奉旨官怀中的镇国宝剑,杀败伏兵,将镇国宝剑交还高长恭。高长恭敬佩他深明大义,不记前嫌,收为义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长恭
1、兰陵王是南北朝时期。兰陵王实名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北齐权臣、北齐奠基人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封兰陵王。
2、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是北齐世宗文襄皇帝四子,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战,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1、兰陵王为北齐人,文襄帝的第四子。据历史记载兰陵王不仅美貌惊人,而且品行高洁、爱兵如子、不贪女色被世人广为传颂。
2、兰陵王的名字是高长恭,又名高孝瓘。因北齐乾明元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王,但关于他后代的事情一直很神秘。
3、兰陵王的出身显赫,但这里有一个很奇特的情况。兰陵王兄弟六个,其他五个兄弟的母亲是谁都记载得明明白白,唯独兰陵王的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其实后人的说法是这样的,那就是兰陵王的母亲身份卑微,不被后人所记载,当时人对于血统的事情很重视,后来兰陵王也正因为此事,不被父亲甚至是叔叔喜欢。
4、最后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兰陵王的时代也随着兰陵王的英年早逝而走向灭亡。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只留下对他的记载让人对他的事迹产生无限的遐想。
兰陵王是南北朝的人物。
历史中的兰陵王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物。是北齐的宗室,原名高长恭,史料记载兰陵王长得非常帅气,而且品格很好,是很令人尊敬的北齐重臣。
他其实出身并不是很好,虽然他的父亲是东魏权臣高欢长子高澄,但是因为兰陵王的母亲出身卑微,所以兰陵王的仕途刚开始是属于慢热型的,后来慢慢依靠自己的出色战绩和政绩得到朝廷的重用。
兰陵王墓:
兰陵王墓位于今磁县城南5公里处,墓冢高大,周围建有透花围墙,墓地建有碑亭。1920年,当地村民在修公路时取土时,挖出了《兰陵王高肃碑》。
碑额篆阳文四行十六字:“齐故假黄钺右师右慰公兰陵忠武王碑”。碑文真实记载了兰陵王高肃的生平经历和立碑年份。字迹虽然驳落黯淡,但仍不失遒劲、古朴,因其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被称为北碑第一品。1988年,兰陵王碑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关于兰陵王历史介绍和兰陵王历史介绍简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