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郭援,以及郭援朝父亲的原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袁绍是东汉末年最强大的军阀,天下九州,袁绍一人独占青幽并冀四州,等于一人独占了一半的天下。所以袁绍手下有很多猛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手下的九大猛将。
第一猛将鞠义,长期生活在西凉,他武功高强,勇猛善战,堪称是袁绍手下第一大猛将。在界桥之战中,以少胜多,一战成名。因为他太厉害了,功高盖主,引来了袁绍的猜忌,最终死于袁绍之手。
第二猛将文丑,文丑擅长使矛,武艺高超,他不仅轻松击败李典,张辽,而且还用箭射伤了徐晃。在袁曹对峙中,关羽骑上赤兔马飞奔至颜良身前,并将文丑杀死取下首级带回曹营。
第三猛将颜良,他武艺十分高强,白马之战时,曹操派出徐晃,李典等大将都被他击败了。如果不是关羽替曹操解围,恐怕颜良一人率领大军就能够将曹操击败,可惜颜良遇到了关羽,只能怪他命不好。
第四猛将郃,他是袁绍手下众多猛将中较为出色的一个,但并没受到袁绍的重用,在官渡之战后他投降了曹操。曹操对张郃十分器重,可谓是曹操的心腹将军。可惜他在晚年的时候因为追击蜀军中了诸葛亮的计,被乱箭射死。
第五猛将高览,他是河北“四庭柱之一”,武艺高强,曾与许褚,徐晃等人大战不分胜负,不过高览虽然武艺高强,但对他的描述并不多,只知道他在投降曹操后被封为东莱侯。
第六猛将牵招,他有勇有谋,袁绍很欣赏他,可袁绍身边的人容不下他,多次陷害,虽然屡次逃过一劫,但心中仍有后怕,于是便投靠了曹操。曹操对他十分欣赏,让他率兵镇守东北。虽然在袁绍处得不到重用,但在曹操这里,牵招还是深受重用。
第七猛将蒋义渠,他作为袁绍的武将,他在军中拥有极高的声望。在官渡惨败之后,蒋义渠将袁绍接到黎阳城,然后聚集失散的部队,凭借着自己的声望,很快便召集了一支大军,使得袁绍的声势又恢复到官渡之战前一样。可见蒋义渠此人在袁绍军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
第八猛将韩猛,他是袁绍手下的一员猛将,许攸曾评价韩猛:“韩猛锐而轻敌。”虽然韩猛凶猛,但轻敌是他的致命弱点。官渡之战时他因为喝酒误事,被俘虏了,最终也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第九猛将淳于琼,他在汉灵帝的时候就是右校尉,与曹操平级,后来袁绍起兵,淳于琼跟随袁绍。淳于琼在袁绍手下没有什么突出的战绩,他在官渡之战时负责押运粮草,因为喝酒误事,乌巢被曹操偷袭,淳于琼也被俘虏了,不过他宁死不降,最终被杀害了。
贾逵(公元174年——228年),宇梁道,是河东襄陵(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一(他们分别是:筹谋策算的贾诩、忠诚勇敢的贾逵、民政出众的张既、智勇双全的程昱、缜密持重的顾雍、大度海量的王浑、善于识人的刘惔、规划大局的廋翼)。他在幼年时,就喜欢领着孩子们做部队战斗的游戏,他的祖父十分惊异,说道:“这个孩子长大后必定能做将帅。”
贾逵开始担任郡中小吏,负责守卫绛邑。郭援攻打河东时,其部队攻掠的城邑全部取下,只有贾逵坚守的这座城邑不能攻克。郭援十分恼怒,召来单于合力攻打。城邑将破时,绛邑的百姓向郭援提出要求,不能加害贾逵。郭援得知贾逵的威名,想要收他为将,士兵按着他的头强行向郭援叩拜。贾逵喝斥道:“哪里有国家长吏向贼寇叩头的道理!”郭援大怒,想要斩杀贾逵。绛邑的吏民听说贾逵要被杀,都上城齐声大呼:“谁敢动我们贤君一根毫毛,我们拼死一搏!”郭援的左右看到这种情况,忙为贾逵请免,贾逵得以生还。
在早些时候,贾逵经过皮氏县,他对县令说:“两军争夺中,谁先据有利地势谁就会获胜。”郭援包围绛邑后,贾逵料定城池必破,就派人从小路偷偷把他的印绶送回河东郡,并通知郡守:“火速占领皮氏县,扼住郭援前进的道路。”郭援占领绛邑后,想要继续进攻皮氏县,但河东郡守已经有所准备,只好放弃了计划。
后来贾逵被举荐为茂才,出任渑池县令。高干造反时,张琰起兵响应。贾逵不知道这件事情,前去见张琰。当他得知这事后想要返回,又害怕被捉,就假装为张琰出谋划策,张琰深信不疑。当时的渑池县城池破旧,贾逵请求张琰派兵协助前去加固城防。这些人到了后被贾逵全部消灭,然后再加固城防抵抗张琰。张琰败亡后,贾逵因为祖父去世离官,后又被司徒府征召为掾史,以议郎职衔参与司隶军事。
曹操征讨马超时到达弘农郡,用马鞭指着四周说:“这里地势险要,是西部交通要冲。”任命贾逵为弘农太守,召见他一起商议国事,曹操十分满意。他对左右说:“假如我们两千石以上的的官吏都能像贾逵一样出色,那样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曹操任命贾逵为丞相主簿,又转任为谏议大夫,和夏侯尚共同执掌军事。曹操去世后,贾逵主持丧事,曹操的二儿子鄢陵侯曹彰率军从长安赶来奔丧,向曹丕索要先王玉玺印绶。贾逵正色斥责道:“根据大王遗言,国家早已经有了储君,先王的玺绶不是君侯您应该索要的。”曹彰被震慑住,率军退回了长安。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任命贾逵为邺县令,一个多月以后又升任魏郡太守。大军出征时,贾逵担任丞相主簿祭酒。贾逵有次诬告别人的事被发觉,但是曹丕赦免了他。贾逵跟随曹丕赶到黎阳渡口时,场面一片混乱,贾逵下令斩杀乱走乱撞的士兵,秩序马上井然。曹丕到达谯郡时,任命贾逵为豫州刺史。贾逵把二千石以下官员中不守法的人都调查得清清清楚,专门奏报朝廷免职。曹丕称赞说:“贾逵是我朝中真正的刺史。”并把他的事迹晓谕全国,让各州都以豫州为榜样,同时赐给贾逵关内侯爵位。
贾逵在豫州加强战备,整顿军队,征调民工治理鄢水和汝水,修造挖掘新陂,又修建了小弋阳陂。前后共修通了二百多里长的运河,这就是后人所称的贾侯渠。黄初年间(220年——226年),贾逵随同一起征伐吴国,在洞浦大破吕范的军队,因功封为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头衔。
魏明帝曹睿即位后,把贾逵的食邑增加二百户,连同先前的达到四百户。228年,曹睿命令贾逵总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路军队从酉阳扑向东关,曹休从皖地、司马懿从江陵出发,三路大军征伐吴国。大将军曹休被吴将周鲂断发诈降骗过,孤军深入石亭险地。贾逵下令兼程进军,抢先占据了夹石口,这样才使大败的曹休没有全军覆没。
贾逵这样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曹休和贾逵一直不和。开始曹丕想授予贾逵符节,曹休带头坚决反对。但石亭之战中,如果不是贾逵接应,曹休肯定不能活着回到洛阳。贾逵去世后,朝廷给他谥号肃侯,他的儿子贾充承袭了他的爵位。
黄其军
作于2019年3月15日(古历二月初九)
“柱石之质”温恢故事
国之良臣张既故事
威震鲜卑的梁习故事
“司马八达”之首司马朗故事
被曹操刺死的刘馥故事
于禁和庞德
于禁郭援,魏国五良将之一。郭援他最早随鲍信起兵,后来又一起归附曹操,被任为官军司马。从此跟随曹操四处征战。有一次曹操郭援的青州兵四处抢劫,被于禁追杀后就去告发于禁叛变,恰好此时张绣叛变来攻,于禁就先扎下营寨才去见曹操,曹操问郭援他怎么不先来解释,于禁认为分辩事小,退敌事大,曹操因此十分高兴,于是封他为益寿亭侯。后来败吕布,破袁绍,于禁与其它五良将都轮流任先锋官而表现活跃。还有一次曹操厌恶朱灵并想撤掉他的兵权,就派于禁去办,于禁手执文书仅带数十骑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就是这样地令人畏惧,被迁至左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去救援,但被水淹七军而被擒,于禁投降了敌人,而他手下的庞德却不屈被杀。后来关羽被孙权所破,于禁也就归属了吴国,直到黄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国,那时他都已经须发皆白,面容憔悴,泪流满面。曹丕就命他去拜见高陵(曹操的陵墓),因为陵中画有他屈膝降敌,庞德不屈的图画,所以于禁不久就羞愧发病而死,死后追谥为厉侯。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少年时任郡吏及州从事。从马腾进击反叛的羌、氐等外族,数有战功,迁至校尉。曹操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时,郭援、高干等略河东;庞德时随马腾之子马超拒战郭援、高干于平阳,为军中先锋,进攻郭援、高干,大破其军,更亲斩郭援首级,于是拜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马腾被征为卫尉,庞德便留属马超。曹操破马超于渭南时,庞德随马超逃入汉阳,保守冀城;不久又随马超投奔汉中,从属于张鲁。曹操平定汉中后,庞德便随众投降。曹操素闻其骁勇,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后庞德领军与曹仁共攻宛城,斩叛将侯音、卫开,遂南屯于樊城,以讨关羽。其时樊城诸将以为庞德之兄庞柔时在汉中,对庞德颇有猜疑;庞德遂奋意力战,深为关羽军所忌惮。军败后庞德誓死不降,结果为关羽所俘杀。曹操闻知此事甚为伤悲,为之流涕,于是封其二子为列侯。
“水淹七军”是《三国演义》中,关羽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统帅七路大军,星夜去救樊城。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关羽、庞德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日交战,二将齐出,并不答话,拍马交锋五十回合,庞德拨马逃走,关羽紧追不舍。庞德取箭,关羽躲闪不及中箭,回营养伤。十日后,箭伤愈合。又听关平说曹兵移到城北驻扎。关羽不知何意,骑马登高观望,看到北山谷内人马很多,又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准备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处水口。庞德与众将商议,山谷不易久留,准备明日将军士移入高地。就在这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庞德率将士登上小土山躲避,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庞德和身无盔甲的残兵败将,被关羽的兵马团团围住,战不多时,众将全都投降。只有庞德夺一小船,想顺流西去,却被周仓的大筏撞到水中,后被生擒。
三国时有史书明确记载郭援,做到亲手斩杀敌将的人并不多郭援,我们可以看一下到底有哪几位郭援:关羽关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刘备徐州战败后,他不得不暂时归顺郭援了曹操。在白马之战时,关羽和张辽作为先锋突击袁绍大军。在看到颜良麾盖以后,他单枪匹马冲入敌阵,袁军众将“莫能当者”,关羽将颜良刺杀,斩首而回,袁军溃散。这是三国正史记载里少数以敌方大将为目标发起斩首行动,而且还取得成功的战例。也难怪郭嘉、程昱等人都把关羽称为“万人敌”,关羽的武勇确实很少有人能够匹敌。
庞德三国时期另一个斩杀对方大将的武将,正好是关羽的死对头庞德。在曹操平定河北之战时,袁谭命高干、郭援率军攻击河东。钟繇带着关中联军前来迎击,马超率庞德参战,在混战中庞德亲手斩杀敌将郭援。不过他并不知道斩杀了对方主将,直到回来以后,郭援是钟繇的外甥,经钟繇确认,才知道杀了对方的主将。
张辽张辽在白马之战时曾经和关羽一起作为先锋出击,虽然最后表现不如关羽,但是也是一员猛将。在孙权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时,张辽率八百骑兵主动出击,冲击吴军。此战张辽身披重甲,率先冲阵,“杀数十人,斩二将”,不过在攻击孙权时被吴军击退,最后率军突围而去。这一战张辽虽然没能杀了孙权,不过杀的吴军胆寒,还亲手斩杀敌将两人,表现也是非常出色。
丁奉丁奉可能大多数人会比较意外,其实丁奉在吴军中也是一员勇将,经常作为先锋出战。史书上没有明确说他斩杀过谁或是斩杀了多少,不过提到他多次“斩将搴旗”,可见丁奉斩杀的敌将还是不少的。
董袭董袭在山阴大盗黄龙罗、周勃聚众数千造反,孙策率军去平叛。董袭身先士卒,斩杀黄龙罗、周勃两人。虽然这两个不过是贼首,不过也勉强可以算将。甘宁甘宁在黄祖手下时,孙权率军来攻,黄祖战败,甘宁率军断后,射杀了吴军校尉凌操,才逼退了吴军。不过这个是射杀,不是斩杀,所以列在最后。
除了这些明确写明亲手斩杀敌将的记录外,其他黄忠斩夏侯渊、乐进斩淳于琼、淳于琼等都未写明是亲手斩杀,因此也有可能是两军混战中死于乱军之中,因此都不在此列。仓促写成,难免有所疏漏,如果大家有什么人选,可以在评论里补上,谢谢。
中国 历史 上有许多“子不类父”、“儿孙不肖”的故事,像明朝懿文太子朱标在世时,不但能使朱元璋这样严酷的老爹感到满意,更是让他手下那班虎狼一般的兄弟,以及大明开国以来的那些宿将勋贵无不臣服称赞,而他的嗣子,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却毫无其父的英武超然之风,最终竟使其四叔燕王棣扫北平南,靖难一举,将他的帝位龙椅掀翻,最后不知所终。
更有西周开国元勋周公姬旦,他本是周武王姬发同母四弟,为了扶周灭纣,他手持金斧扈从在武王身边,一路杀进殷商首府朝歌,斩下纣王之首,悬于白旗之下,从而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江山基业。
而其子姬伯禽被封鲁侯,本是开国以来第一大诸侯,却是“子不类父”,做事拖拖拉拉,婆婆妈妈,到曲阜封地之后,竟不像齐太公那样诛逆立威,反而纠结于典章礼教这些繁琐枝节,后来周公得知后,叹道:“将来在东方,鲁国只能做齐国的影子了!”
而今天我要讲一位“父亲”,他本是乱世间难得的“忠臣君子”,甚至连他死后,枭雄巨奸梦见他都会忌惮三分,可他的儿孙却完全和他形同陌路,不但助纣为虐,更是直接弑君篡逆,最终落得国破家亡,遗臭万年!
闲话少絮,还是让我先来讲一讲这位“好父亲”的生平,待看官们细品其一生事迹之后,再来想想他的儿子和孙辈们为何会变得反差如此之大哉!
其人生于汉末,姓贾名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即今山西临汾襄陵,以春秋晋襄公陵墓所在而得名。贾逵小时候就迷恋兵法,他的爷爷大为惊异,于是口授兵法万言,让他饱读兵书。
贾逵成年后在郡府做小吏,后来做了绛邑长,绛邑在如今的山西运城绛县地界,是春秋晋献公时的晋国绛都。汉献帝刘协末年,冀州大首领袁绍第三子袁尚的部将郭援攻打河东郡,所经城邑都被攻了下来,只有贾逵坚守绛邑,郭援始终打不下来,还引来匈奴大单于的骑兵一起猛攻。
城池将要沦陷的时候,绛邑的父老强烈要求郭援不得加害贾逵,郭援也素闻贾逵的威名,就想收到自己麾下做部将,于是派出士兵将他劫持,可贾逵坚决不为所动。
郭援的士兵就强按贾逵向郭援叩头,贾逵大怒道:“我是朝廷命官,怎么可能向反贼叩头呢!” 郭援震怒,就将要他斩首,绛邑的官吏百姓听说郭援要杀贾逵,全都登上城楼大叫道:“你们要是负约杀我贾贤君,我们就一起去死!”这时就连郭援的部将都劝他不要斩杀贾逵,郭援只好作罢。
起初,贾逵路过山西皮氏县,见到那里的山川地势,就说道: “谁先占据兵家必争之地,谁就能制胜于敌!” 后来郭援大军压境,将绛邑围困,贾逵知道自己逃不掉了,于是派人将自己的官印绶带全部送还郡府,并传话希望郡守大人赶紧派兵“急据皮氏”。
后来郭援占领了绛邑,准备进军皮氏,贾逵又害怕皮氏很快会被郭援攻下,于是又对郭援的重要谋士祝奥说了很多话,致使他让郭援在绛邑留停了七天之久,而这时郡守听从贾逵之言,抢先在皮氏布防,因此才击败了郭援。
后来郭援还是被投靠曹操的马超部将庞德所斩杀,而贾逵则被推举为茂才,并授予渑池县令。不久之后,并州刺史高干反叛曹操,张琰也准备举兵响应,而贾逵还不知道他的图谋,便去和张琰见面,当他得知兵变的消息后,本想赶紧回去,便又怕被张琰捉住,于是依旧与其商讨公事,就像同谋者一样,这样竟使得张琰也信任了他。
当时渑池县的治所暂寄在蠡城,城池不固,贾逵建议张琰派他到脩城去请求援兵,而与张琰一起作乱的将领在贾逵面前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也使得贾逵把这些反贼一一都记在心里。后来贾逵得到张琰的允许跑去了脩城,就以脩城之兵抵抗张琰,张琰最终兵败,贾逵却以爷爷去世为名,回家守丧戴孝。
后来,曹操把他叫到许都来做司徒掾,并以议郎的身份参与司隶州的军事行动。魏太祖武皇帝曹操征伐马超,兵马抵达弘农郡,说道:“这是西边的要道!”于是就让贾逵在这里做弘农太守,后来召他来议事,心情大悦,便对左右说道: “如果天下食二千石俸禄的官员都像贾梁道一样,孤还有何忧呢?”
贾逵后来在郡内征兵,发现屯田都尉私下藏匿流民,贾逵便去向他索要,可屯田都尉却认为自己不属于郡守管辖,强行顶撞贾逵。贾逵震怒,立马派兵将屯田都尉捉拿,并公开他的罪行,然后施以挝刑,又斩去双脚,后来朝廷认为贾逵僭越了自己的职权,就罢去了他的官职。
可丞相曹操大人却非常欣赏贾逵,直接将他任命为丞相府主簿,不久之后,曹操带兵进入汉中,征讨刘备,先派贾逵到斜谷察看山形地势,在道路上碰到了水衡都尉,用囚车运送了数十车囚徒入狱,贾逵认为现在战事这么紧,还让这么多壮丁去坐牢,到时候征兵都没有人了,于是快速进行了甄别,只判了一个重罪之人下狱,其余全部放归乡里。
曹丞相得知之后,更加器重贾逵,认为他做得对,于是晋升他为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共同掌管军中日常事务。后来曹丞相在洛阳去世,贾逵被安排监督丧仪。当时曹操第三子鄢陵侯曹彰是越骑大将军,手握重兵,从长安跑到洛阳来奔丧,见了贾逵就问道:“先王玺绶何在?”
贾逵当场就发怒道: “太子丕在邺城,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就是告诉他,你二哥曹丕就要继承王位了,玉玺肯定在他那呀,你还有什么好问的,之后他就护送着曹操的棺椁回邺城下葬去了。
后来魏王太子曹丕代汉称帝,也就是魏世祖文皇帝,当时邺城有数万户百姓,在三国时期已经称得上是“人口众多”的大都市了,而邺城之人又有许多不法之徒,曹丕于是命贾逵为邺城县令,一个月之后,又晋升他为魏郡太守。
后来大军出征,新魏王曹丕又任命贾逵为主簿祭酒,跟随曹丕行军至黎阳,见到很多士兵毫无纪律,在渡口码头乱来,贾逹立马以军法将他们斩杀,大军才重新恢复了秩序。
后来曹丕又在曹操老家谯郡,任命贾逵为豫州刺史,当时天下战事方息,州郡很多事务都没人管理,贾逵说道: “天下每个州本来都有御史驻扎监督布政,朝廷也有六条诏书专门制约各地二千石以下官吏,如今官吏怠慢国法,使得盗贼公然横行于天下,州郡知而不纠,毫无作为,这样下去天下还能恢复正道吗?”
贾逵到任之后,立马审查当地二千石以下只会阿谀奉承,纵容不法的官吏,并请示曹丕将这些官员全部罢免,魏文帝见了他的奏本,叹息道:“阿逵真刺史也!”于是布告天下,各州官吏都应以豫州为吏治榜样,又加封贾逵为关内侯。
豫州之南与东吴的荆州相连,贾逵立马派出侦察兵到处刺探吴国军情,又勤练兵马,时刻准备对吴作战,这也使得东吴不敢进犯豫州,除此之外,他又修通了豫州当地的各大运输河渠,人们便将二百余里的运河称之为“贾侯渠”。
魏文帝黄初年间,贾逵又与朝廷诸将共同征讨东吴,在洞浦大破东吴大将吕范,被晋升为阳里亭侯,加授建威大将军之号。后来魏烈祖明皇帝曹叡即位,又为他增加了二百户的食邑。
当时吴王孙权在东关,专门从豫州南进攻魏国,一会西入江夏,一会东入庐江,沿着长江相去四百余里,这使得魏军防不胜防。而魏军南下,一般都是从淮河或沔水河进军,豫州兵马一般都驻扎在项城、汝南、弋阳这几个地方,并且基本只是为了防御守境而已。
孙权则从来没有惧怕过魏军,魏军没有主动进攻,东吴大军因此很少败绩,贾逵则在豫州修建了好几条又宽又长的直道,直通长江沿岸,孙权再度进犯魏国,魏军的调度要比之前快速了许多,这也使得吴军越来越忌惮贾逵,魏明帝因此对他大加夸赞。
后来东吴大将军张婴、王崇来投降,魏明帝太和二年,曹叡派出贾逵前去监督当年的“关羽克星”前将军满宠,还有东莞太守胡质等四路人马,当时还有大将曹休在皖河一带,而司马懿在江陵驻扎,贾逵则抵达五将山,曹休上表奏请接纳东吴请降之人,并求带兵深入敌境。曹叡于是下诏让司马懿严守边境,而使贾逵、曹休两路人马杀入吴国境内。
贾逵认为吴军在东关必定没有防备,不如全军从皖河进军,出其不意,如果只听曹休之计,冒然与吴军硬磕,在江南的水洼之地,必定会遭受惨败。于是部署诸将,水陆并进,深入了二百里,捉住了吴军俘虏,才得知曹休那路人马果然大败,而孙权派兵到达夹石切断了魏军退路,魏国诸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说就坚守在当地等待援军吧。
贾逵冷笑道: “曹休兵败于敌境,现在没有了退路,进不能战,退不能还,吴军敢这样围困曹休,是料定我们等不来援兵的,只会坐以待毙的,如今不如火速突围,此所谓先声夺气也!吴军见我们如此勇猛,必定会败走的!如果一味等候援军,吴军在险地彻底切断我们的归路,我们兵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下令全军火速进军,并在路上多设旗鼓作为疑兵,吴军见势赶紧退去,贾逵抢先攻占夹石,并给曹休送去粮草,乃使得曹休那边出现一线生机。起初,贾逵与曹休关系不睦,黄初年间,魏文帝想把天子符节赐给贾逵,让他代天子节制诸军,曹休却对曹丕说道:“阿逵性情刚烈,素来欺侮诸将,不可做诸军大都督!”曹丕当然更信任宗亲大将曹休,于是没有将军权交给贾逵,可后来夹石之败,如果没有贾逵的话,曹休早就成为了吴军的俘虏了。
后来贾逵病重,他对左右之人说道: “我贾某人深受国恩,恨不能斩孙权再下九泉而见先帝也!我有愧啊,我的丧事不能大办啊!” 他病逝之后,被赐谥号为“肃侯”。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西晋开国第一奸相贾充,他的曾孙女贾南风也是后来西晋第一妖后悍妇贾南风。
豫州的老百姓为了追思贾逵,还在当地给他刻石立祠,魏明帝青龙年间,曹叡东征,还乘坐车辇进入贾逵的祠堂,下诏言道:“昨日路过项城,见到贾逵的石像和碑文,怆然伤感,古人有言,大丈夫患名之不立,不患寿之不长,贾逵忠勇存于青史,使人百般思念,可谓死而不朽者也!”
后来贾逵之子贾充却做了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麾下第一谋士,还亲自帮助司马昭斩杀了魏天子高贵乡公曹髦,据说司马懿病重之时,时常做梦,梦见“老同事”贾逵的鬼魂,来捉拿他,并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做一个忠臣!后来司马懿的病情越来越重,最后一命呜呼!
而贾充却完全和他亲爸爸相反,背主求荣,就连后来投降的吴末帝孙皓都说贾充如果在东吴,是要被他剥皮剜目的,而贾充的孙女贾南风做了痴儿皇帝司马衷的皇后,最后将司马家的天下白白断送在了自己手中,而堂堂魏国大忠臣贾逵名列“魏晋八君子”之一,若知子孙如此不肖,不知会如何哀伤愁怨哉!
做人“假子”,却一心想“封王打天下”,最终活成笑话的一代名将
建安七年郭援,袁尚大将郭援进攻曹营的绛邑。经过谈判,绛邑的百姓开城投降。郭援进来后,找到了驻守绛邑的县长贾逵。
这一路来,郭援攻无不克,就是在绛邑这里吃了苦头,所以,他也是很欣赏贾逵。
郭援下令贾逵向自己下跪,准备收他为小弟。没想到贾逵骨头很硬,不但不跪,还破口大骂,说你是哪里跑出来的杂毛,想让我下跪?
郭援大怒,下令处死贾逵,关键时刻,绛邑百姓纷纷前来求情。绛邑百姓在开城时,曾经跟郭援达成口头协议,不杀县长贾逵。大概贾逵在这里的治理还是不错的。
郭援最终是放过了贾逵一命,但这还不是故事的最后。
郭援将贾逵放到壶关的一个地窖里,以腌萝卜的形式保存,准备过两天,等*平息之后,拿出来再杀。
这个时候,贾逵是相当绝望,最终实在没有办法,开始忽悠起看守他的狱卒来,他对旁边的看守者说郭援:这里难道没有一个有骨气的人吗?难道要让一个义士死在地窖里吗?
这一说,还真有效果,一个姓祝的狱卒把他放走了,他的名字叫祝公道。看来为人确实公道。
贾逵就此逃出生天,而放他走的祝公道没有碰到自己的公道,被郭援斩首了。最终,曹家反击郭援,替这个祝公道找回了公道。
那么,这个事件有什么后果呢?贾逵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也是老曹家十分看重的人。后面也是一力支持了曹家称帝。
关键是他的儿子。
十五年后,贾逵的儿子出生了。注意时间,当年祝公道放走贾逵时,贾充充其量连液体也不是。
那么这个贾充干了什么呢?他主要帮助司马家推翻了曹魏。
当时,魏帝曹髦对司马昭相当不满,亲自抄了刀要约司马昭去后海的一个野湖。谁知道,大家叫人的时候,司马昭一顿电话打出去:我跟皇帝约了架,在哪里哪里,你们快来。
结果接到电话的人全跑了,其中一个叫成济的马仔有点拿不定主意,跑去问贾充:我该怎么办啊,皇帝是我的领导,司马昭也是我的上级, 我帮谁呢?
贾充一句话就理清了他们的雇佣关系 :“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为了今天!还用问吗?”
你的编制是曹家给的,但工资是司马昭发的,你说你该听谁的?
成济一听,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刀就捅死了曹帝曹髦。
当然,成济这个二愣子背了黑锅,他被以杀领导的名义砍死了,而贾充却成了司马昭的大功臣。后面,贾充也是一力拥护司马家推翻曹魏自己干。他这个举动,气得旁*骂:你不配当贾逵的儿子。
当然,这也没事,不过是改朝换代嘛,曹魏家的也是从老刘家抢过来的。
问题是, 贾充又生了一个国宝级女儿贾南风。这个大姑娘有四个特点。
1.丑,特别丑,黑粗矮壮。当然,这主要怪贾充基因不好。
2.善妒,醋坛子一个。看到老公泡妞,或者看到小老婆怀孕了,拿着棍子就把人家打流产。当然,这也是基因不好,她的妈咪郭槐就是一个醋坛子。郭槐看到贾充逗奶妈怀里的孩子玩,都能把奶妈打死。
3.好色,贾南风后来嫁给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惠帝。成了皇后,权力是*,洪荒之力一下冲破任督二脉,不但在宫里跟太医乱搞,还上街抓男人,看到帅哥,一棍子打昏拖到家里嘿嘿嘿。
4.贪权,这个要命。贾南风当了皇后以后就搞起了权斗,一开始是斗倒了太后一家,然后又杀死了不是自己生的太子司马遹,这一下搞得西晋大乱,西晋的八个王爷也纷纷进京抢夺权力。这就是西晋的八王之乱。这个事件的后果就是造成了晋朝的兵力空虚,国家*。另一个后果,就是引寇入国。有的王爷打败了,就向外面的鲜卑求援,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
关于郭援和郭援朝父亲的原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