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李成梁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李成梁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壮大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萨尔浒战役是明中叶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动用的作战总兵力近二十万,因而此役可以称得上是一次规模较大的会战。万历朝鲜之役中明朝前后用兵十数万,各次战役的规模也很大,但就单次战役而言,没有一次超过萨尔浒战役。此战后金大获全胜,明军惨败。此战虽未宣告明朝的衰亡,但明末一系列军事失败肇始于此,同时此战一举奠定了后金军事强国的地位,其历史重要性勿庸置疑。
但是如果有一个人不死的话,只怕明朝还不会输的那么惨。
中央政府与后金的战前关系:女真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分裂的,明政府对女真族的政策核心就是分而治之,防止一方坐大,保持分散而易于控制的局面,但是后来明朝越来越难以控制住局面的发展,努尔哈赤于1583年开始统一女真的步伐,而明朝却与日本在朝鲜开始了一场长达7年的战争。在此期间,努尔哈赤迅速统一了女真族,并开始公开和明朝作战,并最终导致了萨尔浒战争的爆发。
在明朝中央政府与女真族的关系史上,不得不提李成梁总兵,李成梁生于明嘉靖六年(1526 ),卒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他二次任辽东总兵,负镇守辽东的责任。第一次是从明隆庆四年(1570 )到万历十九年(1591),计22年,第二次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到万历三十六年(1608),共8年。前后一共30年。因此,李成梁在镇守辽东期间,正好处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期间。
李成梁的职责是阻遏蒙古部落入边劫掠和武力保证朝廷对女真各部实行有效管辖,前后守辽30年间,他是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的,无数次的战斗既给了犯边的蒙古骑兵有力的打击,成功地将蒙古骑兵牢牢地阻遏在边墙之外,也十分有效地控驭了正在谋求内部统一和强盛的女真民族,保障了一个时期内辽东地区的安定。
当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部,建州部长王杲在实力增强后,与明朝作对,于是,在万历二年,即1574年,李成梁出兵剿灭,并于第二年,将王杲处死。王杲死了之后,建州部又有王兀堂势力崛起,不断犯边劫掠,也于万历八年(1580)为李成梁军所消灭。
海西女真四部中开始是哈达部最强,部长王台忠于朝廷,被朝廷封为右柱国、龙虎将军,但他在万历十年(1582)死后,几个儿子因争家产而分崩离析,而叶赫部的势力却强大起来,部长清加奴和杨吉奴兄弟想兼并哈达部,不听朝廷戒谕,以武力胁迫朝廷满足他们的要求。在理谕不成的情况下,万历十一年(1583)十二月,李成梁设计杀了清加奴和杨吉奴,将叶赫部一举荡平。此后,他又于万历十六年(1588)进攻叶赫部的残余势力,并一举成功。
在这一系列打击当中,李成梁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对女真族的强大部落进行打击,使其不能统一,但是,在打击了强大的崛起力量时,却没能注意到努尔哈赤所在的部落却在慢慢崛起。因此,他的打击客观上为努尔哈赤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在打击反叛势力期间,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曾为李成梁当向导,先后引官军攻打王杲及其子阿台,显然关系密切,此时,努尔哈赤16岁时在外曾祖父王杲家中经历了全寨覆灭的惨祸,侥幸的是,由于他的祖父和父亲为李成梁作向导,他本人又机智地“抱成梁马足请死”,李成梁因此“怜之,不杀,留帐下卵翼如养子”,后来,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帐下生活了几年,两人关系密切。可以说,没有李成梁的栽培就没有努尔哈赤,但是如果李成梁不死,努尔哈赤只怕也不会崛起。
参考资料
【1】明史
明朝辽东守将李成梁,是位大将才。镇守辽东30年,年年征战,几乎战无不克,年年立功升职,同朝的戚继光都无法夺其光芒。
这样一位将领看守辽东各个部落,部落发展平平倒也罢,稍微发展强大苗头不对,立刻派兵灭了他,可以说万历皇帝对他很放心。
李成梁征战各个部落,机缘巧合之下,努尔哈赤的五位亲人被李成梁所害,死的确实冤枉。而恰恰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的祖父是旧相识。内疚之下,对努尔哈赤颇多照顾,努尔哈赤以十三福铠甲起兵,数年之间迅速壮大,统一建州女真,可是李成梁这时却对他视而不见,完全没了枪打出头鸟的做派。
万历二十年,日本侵略朝鲜,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奉命援朝,努尔哈赤曾请求助战。
万历三十四年,李成梁放弃遏制女真的军事基地-六堡,迁走十余万居民,将此地拱手让给努尔哈赤。
万历四十三年,李成梁去世。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称天命汗。
史料评价李成梁:不世之功臣,千秋之罪人。
戚继光我们都知道抗倭英雄,他的戚家军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是威名赫赫,常常以很少的伤亡给倭寇予以重创。李成梁,明代中后期抗击北方鞑靼的一员猛将,在他那个时代可以和蒙古人正面抗衡,打的蒙古人没脾气。在当时,治理东北,北御鞑靼的重要人物。由于明代战略重心不同,同时期李成梁的地位和名声都要高于戚继光,然而物换星移,经历几多岁月,再来看这两人的生平成就,高下优劣又和当年那个时代有所不同。
历史总有有时代性和局限性。明朝是推翻元朝蒙古的统治而建立的,而且蒙古人也并没有消灭仅仅是回到了他们更熟悉的草原上去生活了。
蒙古人还时不时南下试图想要恢复祖先的荣耀,因而北御游牧民族是整个明朝的基本国策,从太祖时期一直贯穿到崇祯帝。明代九边重镇一直是整个明朝精兵强将在守关。而对倭寇策略却是不同,倭寇是什么,就是身上起了烂疮而已,在明朝看来只不过隔鞋搔痒坏不了国本,在明朝看来仅仅是影响东南沿海人民群众安定生活而已。所以北御强敌远比南荡倭寇要重要得多。
李成梁,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将领之一,他一个人影响了明朝生死存亡,汉民族征服与屈辱。他出生在辽宁铁岭,他是大器晚成,到40岁才世袭参将,但因多年在关外那种环境中长大,对于蒙古及游牧民族了如指掌,加上作战勇猛,因而很快崭露头角,屡立战功,很快就升任辽东总兵。他的任务就是打他丫的蒙古人和女真人。不管敌人来多少人他总能应付自如,进退有度,你和我比狠我就比你更狠,打的蒙古人毫无办法,打的女真人甘为奴隶。没错,努尔哈赤和他小弟弟就是李成梁的奴仆,像龟儿子一样可听话了。此时李成梁骄傲了,他觉得凭他的能力可以控制辽东的稳定,于是他的奴仆努尔哈赤开始像狗一样听话了,李成梁觉得听话的总是好的,还是扶一把吧,就这样扶起了后金,断送了大明。
当然李成梁是看不到这些的,不然我想他要知道会这样肯定让努尔哈赤尝尝一百种死法的。所以在那个时代,在北边立下赫赫战功的李成梁无疑就是英雄,而且是排第一的。当后人看到李成梁是如何一手把努尔哈赤扶持做大,成为养虎遗患,反被其误的时候,一定会笑李成梁的幼稚和无知。这就是历史时代性和局限性!
戚继光,他一生的功绩就是在抗倭的事迹上。他训练出来的戚家军不仅军纪严明而且对倭寇有恐怖的战斗力,战损比非常低,低到难以置信可确实又是事实。他就是倭寇的克星,一代将星。功绩当然也是显赫的。但就如我在开篇中讲的,明代国策北御是重点,因此在当时戚继光肯定比不了李成梁,不论在政府还是在民间都觉得李成梁要厉害的多。
但历史总是要经历过,大浪淘沙过才会让人擦亮眼睛看到本质。多少年后当人民发现正是由于李成梁的养虎遗患让努尔哈赤做大东北,扰乱了明朝,断送了明朝,自己也被异族统治,那种苦笑与气愤!当人民知道和认识早在几百年就有一个猛人将倭寇打的满地找牙,落花流水时候,那种民族情节油然而生,所以谁才是民族英雄就一目了然。这就是为什么在明朝时期李成梁的名声要打过戚继光,而现在戚继光的名声远远大于李成梁。今天是个中国人都知道戚继光是民族英雄,但又有几个人知道李成梁呢 !
八个。李成梁一共有八个妻妾。李成梁,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名将。祖上因躲避唐末变乱避于朝鲜,明朝时期回归。
李成梁与戚继光是同一时期明朝将领,只不过当时他们两人一个在南方负责清剿倭寇,另一个则是在辽东地区守卫边疆。李成梁在辽东地区二十多年,不仅保证了辽东安宁使得百姓生活富足,而且还使得当时女真各部都比较温顺,一直都臣服于他。李成梁来到辽东后,重新招募军队并且进行了全新训练,每个士兵配备了三匹战马和一把三眼神铳,因此军队战斗力十分强。蒙古各部多次来犯时,李成梁都亲自带领人马出击并且收获不小。万历元年李成梁修建了宽旬六堡,并作为边疆马市既解决了军队费用问题,又起到监视各女真部落作用。在这期间还派兵攻打了不服从指挥的建州女真王杲,且俘虏了努尔哈赤。李成梁活着时努尔哈赤一直都像家奴一样,再没有让建州女真与明朝为敌。
1、来到辽东重新招募军队
在李成梁到辽东以前,辽东地区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而且将领们贪污之风盛行。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李成梁一切从头开始,重新招募了一支军队加以训练,并且配给每个人三匹马和一把三眼神铳。这等于是将骑兵战斗力与明军火器进行了有效结合。
2、打败蒙古与女真进犯
李成梁新招募军队刚刚训练完成没多久,蒙古部落就来进犯。李成梁亲自带领出击,斩首了两名头领,还杀死六百士兵。万历元年女真建州部王杲领兵进犯,企图占领边疆马市,杀死了明朝马市官员。李成梁出兵一举端掉了王杲老窝古勒寨。
3、收服了努尔哈赤
在李成梁打败王杲之时,顺带也将努尔哈赤与其弟弟一并俘虏。但为了拉拢女真各部及安抚建州部,他并没有将努尔哈赤杀死,而是留在自己家中做奴仆。而努尔哈赤在李成梁活着时,也始终表示永远不背叛大明,永远都忠于李成梁。
李成梁享年九十岁。万历皇帝知道李成梁去世李成梁,想嘉奖李成梁李成梁,并赐李成梁谥号李成梁,可是明朝文官以杀敌冒功、纵敌为患的借口,拼命阻止万历皇帝嘉赏李成梁、并赐谥号给李成梁,万历皇帝只好将李成梁安葬在北京城的仰山之北。所以,李成梁死后没有谥号。
关于李成梁和李成梁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壮大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