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至诚 杨至成

小藤门 网友投稿 2023-02-04 55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杨至诚,以及杨至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57位开国上将中,有11人是四大军校出身,其中4人是湖南人

解放军的首批授衔中,有57人(含补授的两人)获得了上将军衔,其中有11人是民国时期的四大军校出身。一般认为的四大军校包括了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保定军校和东北讲武堂。这11人是陈伯钧、郭天民、杨至诚、萧克、陈明仁、宋时轮、周士第、张宗逊(黄埔军校)以及陈奇涵(云南讲武堂)、吕正操(东北讲武堂)和陶峙岳(保定军校)。

依照黄埔军校的期数来说,在湖南起义后参加解放军的陈明仁以及海南籍的周士第都是黄埔军校一期,萧克是黄埔四期,杨至诚和宋时轮是黄埔五期,而郭天民、陈伯钧、张宗逊是黄埔六期。这些人在入校前都有比较完整的小学和中等教育受教经历。

陈奇涵将军的经历比较特殊,他曾在191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的韶关分校,第二年,他转入了护国军第二军主办的讲武堂。在黄埔军校成立后,陈奇涵还去这所学校做过教官。

吕正操将军是辽宁人,1923年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他深得张学良的信任,担任过他的副官、秘书。1937年9月份,时任东北军691团团长的吕正操带领一个团的人马在河北晋县(晋州)宣布自立,脱离了国民党战斗序列,自此走向了革命道路。

陶峙岳将军是湖南宁乡人,他是保定军校三期生,也是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个保定军校出身的将领。陶峙岳在解放战争后期在张治中的争取下,率大西北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后来他出任过解放军22兵团司令员。将军在新中国建立后,致力于大西北的开发工作。

从籍贯上来说,周士第是海南琼海人,杨至诚是贵州三穗人,宋时轮和陈明仁都来自湖南醴陵,萧克是湖南嘉禾人,陶峙岳是湖南宁乡人。郭天民来自十大将军县之一的湖北红安,陈伯钧是四川达州人(达县),张宗逊来自于陕西渭南(今属于临渭区)。陈奇涵上将来自江西兴国县,而吕正操上将是辽宁人。

1939到1940年时,周士第曾在河北抗战,参加了齐会战斗、陈庄战斗等一些战斗,他的夫人张剑是河北深县(深州)人。郭天民曾在解放战争初期在晋冀军区任职,当年他率部在河北、北京的长城一线和国民党主力部队作战,获得了“郭铜墙”的美誉。另外,宋时轮、陈奇涵都曾在冀东任职,吕正操将军更是长期担任冀中军区司令员,他视河北为第二故乡,他的夫人刘沙也是河北人。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贵州最出名的人是谁?

任正非:华为创始人,安顺镇宁人;

陶华碧:老干妈创始人,贵州湄潭人;

宁静:内地著名女演员,贵州贵阳人;

聂远:内地著名男演员,贵州镇远人;

邹市明:奥运拳击冠军,遵义绥阳人;

龚琳娜:歌唱家,贵阳人;

阿幼朵:苗族歌手,贵州黄平人;

王飞鸿:功夫演员,凯里人,很接地气的一位大哥,经常在很多公益活动中见到他的身影。

当然还有很多,以上所列的都是近些年的我个人比较熟悉的,不熟的不列,古代的没列,还有就是在外不敢说自己是贵州人的那些所谓的名星也没考虑。

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不得说贵州名人之,少得可怜!由于贵州历来是偏远地方,交通不便,又无平原支撑!所以经济文化直致政权都不强,太远的不怎么清楚!就说唐以后的吧!从唐以后有:

杨阶杨文父子,播州土司,就是派人修设计钓鱼城,杀蒙歌汗的人,杨文率播州让蒙古绕道而走。

杨邦宪,宋灭,归附元廷,得以保全播州百姓。

杨应龙,著名的万历三大役平播之战主角!导致明灭原因之一。

田宗显:开创思州土司800年基业。

田祐恭,思州土司,内属大宋,宋对贵州得也统治。

田应丙,抗元名将。

田景贤,宋灭,归元,得以保全思州百姓。

田仁厚,思州土司,元末明初大乱,思州内乱开始。

田琛、思州土司,明永乐造反被灭,结束思州八百年 历史 ,不作死还延一百几十年不成问题!思州灭,贵州立。

奢香夫人:水西土司,大明贵州第一任贵州宣慰司夫人,第二任贵州宣慰司。

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

李世杰,大清一品大臣。

赵以炯,云贵两省开科举以来第一个状元。

李端棻,晚清维新派礼部尚书。

孙应鳌,明南京工部尚书,帝师。

周西城,贵州军阀,对贵州发展有重大贡献。

何这钦,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张道蕃,逃台后台湾立法院长。

黄齐生,抗日教育家。

邓恩铭,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王若飞,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

现代部分

廖锡龙,中央军委委员,上将。

戴秉国,国务委员,

龙永图,大半个贵州人,入世谈判代表。

任正非,华为创始人。

宁静,艺人。

邹市明,拳击运动员。

聂远,演员,演冷面寒枪罗成那位。

还有其它方面的名人,但总体说来不算多,更比不上其它兄弟省。还有一个算半个贵州人的王阳明,就是悟“知行合一”那位!欢迎各位补充!

快来围观,盘点一下贵州的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一、贵州籍革命前辈:

邓恩铭,贵州荔波人,水族,党的创始人之一,出席了党的一大。1928年在济南就义。

王若飞,贵州安顺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八路军副参谋长、中央秘书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等职。1946年4月8日,从重庆返回延安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称为“四八烈士”。

周逸群,原籍湖北,生于贵州铜仁,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兼政治委员,后率第6军与第4军在公安县会师组成第2军团,任军团政治委员、中共前委书记。1931年遇国民党军伏击牺牲。

旷继勋,贵州思南人,红军高级将领,曾任红25军等多个军军长,屡立战功,对张国焘错误多有抵制。1933年被张国焘杀害。

二、贵州籍解放军将军:

杨至诚,贵州三穗人,侗族,共和国开国上将。黄埔五期生,曾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他是我军后勤战线杰出领导人,后勤工作奠基人之一。建国后曾任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院院副院长等职务。

贾若瑜,生于四川,长于贵州,赤水人,开国少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首任馆长。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

陈沂,贵州遵义人,共和国少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首任部长、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

廖锡龙,贵州思南人,曾任成都军区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 2000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杨成熙,贵州遵义人,历任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副书记。2015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三、贵州籍政界名人:

朱厚泽,贵州省织金人,历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戴秉国,土家族,贵州印江人,历任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台研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

雍文涛,贵州省遵义县板桥场人,历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国家林业部部长。

贵州唯一的开国上将是谁

贵州唯一的开国上将是杨至诚上将。

杨至成:1903年11月30日出生,贵州省三穗县八弓镇木界村人,侗族。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军部副官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中央军命军事委员会总经理部兼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革军委先谴工作团主任、军委采办处主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兵站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卫戌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东北人民自治军后勤部政委、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华中军区和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等职,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红一方面军长征、东征战役、西征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7年2月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4岁。

毛泽东一纸借条,试出大将军的心:徐海东送来的不仅仅是5000大洋

1935年,中央红军历尽千难万险,来到陕北,天气眼看就到了冬天,战士们还穿着单衣,也已经破烂不堪,还有就是没有粮食,吃饭也没有着落。

陕北一带土地贫瘠、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物资本来就缺乏,突然来了这7000多人。如何尽快筹集到必要的粮食、布匹、被褥等物资,让战士们度过这个冬天,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红军领导和将领们思考的最紧急、最重要的问题。

几次开会安排部署采购,并盘算家底儿之后,毛泽东才知道,问题还不止于此,负责后勤的后方部部长杨至诚盘完家底儿告诉毛泽东,中央红军就剩1000块大洋了,要想保证部队挨过这个冬天,怎么也得3000大洋。

作为领袖,毛泽东始终保持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他一边告诉杨至诚不要急, 3000元难不倒英雄汉 。另一边,自己暗暗思考对策,思来想去,毛主席突然想到了红15军团的徐海东将军。他让人找来杨至诚,笑着对他说,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找一下徐海东,只要他方便,一定会帮助我们的。

安排完之后,毛泽东不由回想起几个月前,长征出发的时候,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和又分开的情景。徐海东也是红四方面军的,并且现在兵强马壮的4000多人,加上陕南红军74师也是徐海东遗留的部队发展起来的,加起来,徐海东有差不多6000人的生力军。

虽然,看起来徐海东性格爽朗,对待中央红军也很热情,但到底能不能借给钱,毛泽东也没有绝对把握。毕竟和红四方面军当时接近10万人分别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啊。

后来,毛主席接受斯诺采访的时候说,当年,长征开始的时候,红四方面军没人跟着走,一个也没有,那是他至感低落之时!

徐海东出生在湖北省黄陂县徐家老窑,很小就在窑上干活,后来参加了革命,自己组建了队伍。加入了鄂豫皖的红军部队,属于红四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时,他积极响应,率先杀到陕北,并和陕北红军刘志丹的部队合编,组建了红1军团,任军团长。

听说中央红军快到了,他连续18天没停下,不断打仗,就是为了牵制敌人,让中央红军安全到达陕北。这天,终于接到程子华派人送来的情报:

徐海东,骑上马3个小时跑了130多里路赶回了军部,进门浑身汗湿透衣服,刚洗了把脸,程子华就带着毛泽东带着彭德怀进来了。经过程子华介绍,两人打招呼。毛主席握住徐海东的手说:“海东同志,你辛苦了!”,徐海东双手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喃喃地连声说:“还是您辛苦,您辛苦!”

经过开场白之后,徐海东变得不再拘谨,打开地图向毛主席和彭德怀汇报目前的形势,和他这几天作战部署。毛泽东和彭德怀,看了徐海东的军队,以及军事部署,连连称赞:“海东同志,搞得好!搞得好啊!”徐海东挠挠头说:“我是个粗人!”彭德怀哈哈大笑说:“我也是个粗人!”毛泽东说:“打仗又不是描眉绣花,粗人好,粗人好!”几人哈哈大笑,再也没有初遇的生分!

聊天当中,毛泽东和彭德怀答应送徐海东一部电台,徐海东说还不知道电台是啥玩意儿,不会用,彭德怀说,你不用会,有人会,给你带着人来一教就会。简单吃过饭,毛泽东、彭德怀等回去了。

第一次见面,双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徐海东,随后给中央领导做了几套棉衣,还有一些营养品送了过去,别的也没多想。

毛泽东送的电台很快就到了,徐海东打完一个胜仗,高兴地问发报员:你这玩意儿能用不?发报员说能用啊!你给毛主席发报,就说:

这天傍晚,徐海东刚回驻地,通讯员说,有一位中央来的同志在等你,来了一会儿了!

徐海东和杨至诚见面后,徐海东认出了杨至诚,杨至诚也是我军名将,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起义。杨至诚拿出毛主席亲笔写的借条,递给徐海东:“许司令,我这次来是为了这件事儿!”徐海东打开一看上面写着:

徐海东看完一拍脑袋:“哎呀!这怎么话说的!”杨至诚忙说:“许司令,您一定也很困难,解决不了就算了,别为难......”徐海东喊了一声:“通讯员,泡茶!”又说:“你说哪儿去了?我们有钱......”

徐海东留杨至诚吃饭,杨至诚没吃,急着赶回去了。通讯员看着徐海东笑,徐海东:“鬼东西,你泡的茶呢!傻笑!”“徐司令,你那点儿茶早就喝光了,要不是人家走得快,我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呢!”“哦,再买点儿吧!”“到哪儿去买啊?这里山上连棵树都不长,没有茶叶的!”......

徐海东不顾自己部队也十分困难,手里仅有的7000元,给了中央5000元,自己只留了2000元。实际上,他们也至少需要3000元,只留下2000元,一个冬天,他们也过得十分清苦。

徐海东曾经说过,为了确保中央红军安全到达陕北,我们这几千人就是都拼光了也要确保他们安全,又怎么会在乎区区几千块钱呢?

第二天,徐海东就安排人送去了5000元大洋,杨至诚非常高兴:“谢谢你们,这下可救了急了1”连忙向毛泽东报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都很高兴。

毛泽东明白,徐海东送来的可不只是5000大洋啊!那是一颗对党忠诚的心啊!对比几个月前在四川阿坝和红四方面军的分别,毛泽东感受到截然不同的东西!

事情过去好多年,毛泽东一直着这件事儿,他总说:

徐海东将军是一员猛将,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毛泽东看到的是一颗鲜红的心!后来由于身体原因,徐海东缺席半个抗日战争,乃至整个解放战争,依然被评为开国大将,而且仅次于粟裕!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杨至诚和杨至成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