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是谁

小藤门 网友投稿 2023-01-13 70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江左三大家,以及江左三大家是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清代江右三大家都有谁??和江左三大家相对应的、、、

江右三大家江左三大家,袁枚,蒋世栓,赵毅,江左三大家,钱谦益,龚鼎孳,吴伟业

江右三大家江左三大家:清诗人蒋士铨与袁枚、赵翼的并称。《清史稿 文苑 赵翼传》:“同时袁枚、蒋士铨与翼齐名。”蒋士铨为江西人江左三大家;江西古称江右,故有此称。“三大家”主张诗写“性情”,力戒蹈袭,重视创新,反对规唐模宋、只讲格调和摭采藻绘的风气。但袁枚所说“性情”是个人的遭际和感情;蒋士铨所说“性情”是“忠孝节烈之心,温柔敦厚之旨。”三人诗作清新、明畅,只是多写日常生活,或山水风光,缺乏社会现实内容。袁枚等三人都是乾隆进士,文学活动也都在这一时期,故又有“乾隆三大家”之称;又,袁、赵为江、浙人,又有“江左三大家”一说。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中哪几位最著名?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中,最著名的当数"江左三大家":钱谦益、龚鼎孳和吴伟业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江苏常熟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入清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明史馆副总裁。藏书之富,几埒内府。后来常熟一带藏书蔚然成风,跟钱谦益的提倡有很大的关系。

钱氏早岁科名,交游满天下。年青时即喜古书善本,曾购得明代刘凤、钱允治、杨仪、赵用贤的旧藏,由是更不惜重赀购古本,以致"书贾奔赴捆载无虚日"。钱谦益所藏多宋元旧刻,为此他不辞辛劳,四处奔走寻访,明王世贞不惜以一座庄园代价换得的《两汉书》后来因故散落於民间,即是钱谦益以数年时间追踪查询,最后终于以一千二百金的高价觅得。

钱谦益中年时曾构拂山水房藏其所收之书,晚年则居红豆山庄,新建绛云楼,又把平生所收籍重加缮治,分类编目,结果整整装满七十三大柜,贮于楼中。望着满屋书籍,钱谦益感慨地说:"我晚而贫,书则可云富矣。"不幸仅十多天之后,家中不慎因剪烛引起大火,绛云楼全部藏书竟因此毁于一旦。据说书楼起火时,钱谦益指挥烈焰上,大叫:"天能烧我屋内书,不能烧我腹内书。"事后又痛心疾首地说:"甲申之乱,古今书史图籍一大劫也,吾家庚寅之火,江左书史图籍一小劫也。

钱谦益本饱学之士,对版本目录亦十分精通。曹溶《绛云楼书目题词》说:"宗伯每一部书,能言旧刻若何,新版若何,中间差别几何,验之纤悉不爽,盖於书无所不读,去他人徒好书束高阁者远甚。"但同时也指出他藏书太偏执:"一所收必宋元版,不取近人所刻及钞本,虽苏了美、叶石林、三沈集等,以非旧刻,不入目录中;一好自矜啬,傲他氏所不及,片楮不肯借出。"乃至"有单行之本,烬后不复见於人间"。这其中还有一段插曲:钱谦益与曹溶本相交甚厚,曹在京师时,堂上列书六、七千册,钱常去曹处看书,每见自家所乏,恒借钞,曹则希冀异日可因此借观钱氏之书。曹则问钱:"先生必有路振《九图志》、刘?妒湍辍罚瞎樾腋娼琛"钱当下许诺,不料事后竟后悔道:"我家无此二书。"及至绛云火,曹溶前来吊其灾,钱方后悔地说:"我有惜书癖,畏因借辗转失之。子曾欲得《九国志》、《十国纪年》,我实有之,不以借子。今此书永绝矣。使钞本在,余可还钞也。"

绛云楼火灾后,钱谦益根据记忆,追录成《绛云楼书目》。书目对宋元版本情况多有记载,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私家藏书目录。钱谦益除绛楼外,在其故第东城还有少量藏书,包括宋版《两汉书》等,加上他后来又陆续收集到的部分,在他去世后均归其族孙钱曾。

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祖籍江西临川,后迁安徽合肥,诗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後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亡后,先降李自成,后降清,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吴伟业称赞龚鼎孳为官“唯尽心於所事,庶援手乎斯民”。著有《定山堂集》等等。

吴伟业(1609~1672) 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先世居昆山,祖父始迁太仓(今皆属江苏)。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镇洋县志》),受张溥赏识,收为学生。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南明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任职两月便辞官归里。清朝顺治十年(1653),被迫赴京出仕。初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三年后奔母丧南归,从此隐居故里直至去世。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他屈节仕清,一直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在诗文中多有表露。

吴伟业诗今存1000多首,他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颇能概括其特色及前后变化。他的诗歌多写哀时伤事的题材,富有时代感。他的近体诗中的佳作有《过吴江有感》、《过淮阴有感》、《杂感》、《扬州》、《读史杂感》、《怀古兼吊侯朝宗》等。其中《扬州》四首,更是他七律的力作。而他的七言歌行更为出色,音节极佳,情韵悠然,其中如《圆圆曲》讽刺吴三桂降清;《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写田妃、公主的身世遭遇;《楚两生行》、《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写艺人的飘零沦落;《临江参军行》颂扬抗清将领;《松山哀》讽刺洪承畴降清,内容深婉,有"诗史"之称。他还有一些反映民间疾苦之作,如《直溪吏》、《临顿儿》、《堇山儿》、《马草行》、《捉船行》等。不过吴伟业的七言歌行也有用典过多的缺点。

吴伟业词作不多,但传诵颇广。陈廷焯评论说:"吴梅村词,虽非专长,然其高处,有令人不可捉摸者,此亦身世之感使然。"又说:"梅村高者,有与老坡神似处。"(《白雨斋词话》)其风格与诗近似,清丽哀婉。如〔满江红〕《蒜山怀古》,咏镇江府事,声情悲壮;〔贺新郎〕《病中有感》,自怨自艾,悲感万端,感人至深。

吴伟业著作有《梅村家藏稿》,《梅村诗馀》,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史乘《绥寇纪略》等。

当然,这三个所谓的名人都是变节之徒,都与当时的"秦淮八艳"中的人物的关系非同寻常!!例如:钱谦益与柳如是,龚鼎孳与顾横波、吴伟业与卞玉京!

“江左三大家”里面有哪些人呢?这三个人的诗歌各有什么特点呢?

“江左三大家”其实分别指的是中国清末起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他们三个人的合称,三人籍贯都属于旧江左地区,因此人称江左三大家。

这三个人的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1、钱谦益:他能够根据自身的遭遇,写真情实感的作品。钱谦益的诗,被认为是:“昌大宏肆,奇怪险绝,变幻莫测,文功深厚 学养丰涵,阅历丰富;大著作手者,以其唐宋皆宗,古今通变,诸体皆备者也。如果光从艺术性上去考虑,自无愧于一流大诗人之列。

2、吴伟业:吴伟业的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因而有“诗史”之称,吴伟业大量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开创了有清一代长篇叙事诗空前繁荣的局面,他使长篇叙事诗的表现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奠定了他在明清之际诗坛上的重要地位,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古典叙事诗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这种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由于吴伟业发展了古代七言歌行的体裁,形成了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时人称之为“梅村体”,影响了有清一代诗坛的诗风。清代很多诗人的作品中,几乎都有“梅村体”的影子。

3、龚鼎孳:他的诗中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对仕清的自责与悔恨,也就是失路之悲。“失路”一词在龚诗中运用最多,其出现频率之高都是他同时代的文人集中所少见的。在龚鼎孳大量的送别、怀人、赠答诗中,“失路”这一意象被广泛使用,凡表现内心忏悔、自责、沧桑、羞愧的种种复杂感情,他俱以此意象概之。在龚鼎孳的诗集中,除了失路之痛这个主题外,故国之思也是另外一个重要主题。在《如农将返真州以诗见贻和答》一诗中,就表达了龚对故国的强烈思念:“故国”作为与新朝对立的意象和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其的追思与怀念即表现了贰臣对失路之行为的深切的忏悔,也表现了贰臣诗人与遗民共同的文化品格,这也是他们虽然政治立场大相径庭,但私交却甚笃的重要原因。

清朝诗坛上的”江左三大家“是怎么来的?

“江左三大家”指的是明末清初三个诗人,具体是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人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而且都是明末的大臣投降清朝,在清朝当官,江左三大家他们三人的诗歌和散文都很出名,故当时人称“江左三大家”。

虽然江左三大家他们三人合称“江左三大家”,有共同的作品集《江左三大家诗抄》,但他们的诗词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理念。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他曾是探花朗、官居礼部侍郎,这些都不说,主要说文学成就方面。他早期主要师从前后七子,中后期主要受公安派影响,他既学习唐朝诗歌的长处,又学习宋元诗歌的长处,把二者的优点融于一体。他的作品有《牧斋诗抄》、《有学集》、《初学集》、《投笔集》等。

吴伟业,说这个名字,大多人都不知道,说道吴梅村和《圆圆曲》,大家应该都知道,“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出自《圆圆曲》,金庸的《鹿鼎记》鹿鼎记有出现过。就文学成就而言,我认为他是最高的。他的诗文风格兼容并包,他推崇前后七子的复古,也接受公安派的灵性,既去唐诗之长,又吸收宋诗的精华,由于他吸收江左三大家了多个朝代和流派的长处,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世人称之为江左三大家:梅村体”,影响深远,清朝很多诗人的作品,都有他的影子。

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三人之中,他的文学成就相对低一些。他的诗作主要是词作,大多都是吟风弄月的宴饮应酬之作,反映现实深度不够,具体作品有《定山堂集》47卷,其中《诗集》43卷,《诗余》4卷。

江左名家---几首非主流古诗词

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钱谦益、龚鼎兹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为娄东诗派开创者。

已过才追问 相看是故人。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剖却心肝今掷地,问华佗解我肠千节。

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

“阳羡派”领袖:陈维崧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派领袖。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

男儿生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著有《饮水词》

山一程,水一程。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识得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京华三绝”之一:顾贞观

清代“倚声家老杜”: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咸丰中曾官至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毁诗而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年间兵事(太平天国运动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特多感伤之音,有”词史“之称。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烬余稿》。

木兰花慢·江行晚过北固山

泊秦淮雨霁,又灯火,送归船。正树拥云昏,星垂野阔,暝色浮天。芦边夜潮骤起,晕波心月影烫江圆。梦醒谁歌楚些?冷冷霜激哀弦。

婵娟,不语对愁眠,往事恨难捐。看莽莽南徐,苍苍北固,如此山川!钩连更无铁锁,任排空墙舻自回旋。寂寞鱼龙睡稳,伤心付与秋烟。

文廷式

蝶恋花

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晚清“四大词家”之一:朱祖谋

夜啼

春云深宿虚坛,磬初残,步绕松阴、双引出朱阑。

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

温庭筠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江左三大家和江左三大家是谁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