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书的故事 牛角挂书的故事主人公

小藤门 学习技巧 2023-01-29 67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牛角挂书的故事,以及牛角挂书的故事主人公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牛角挂书的故事

牛角挂书牛角挂书的故事,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本文整理了牛角挂书牛角挂书的故事的故事,欢迎阅读。

牛角挂书的故事

“牛角挂书”是发生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中的瓦岗军后期领袖李密身上的故事。

李密主上本是北周和隋朝贵族,而到了牛角挂书的故事他这一代时,已经衰落了。凭借着祖上的荫庇,李密大概在15岁的时候就得到了一个武职,在隋炀帝宫里当差。有一天,隋炀帝看到李密后,觉得这少年天性太活跃,怕牛角挂书的故事他在宫里惹事,就将他赶出宫去。

于是李密回家放牛为生。不甘心就此潦倒一生的李密,一边放牛一边发奋读书。一天李密听说缑山住着一个叫包恺的饱学之士,于是刘骑上一头牛前去求教,牛背上铺着用薄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当时的越国公杨素骑着马在李密后面赶路,看到少年如此用功,便悄悄勒紧马缰在后面跟了一段。杨素发现李密自始至终读得十分投入,便忍不住赞叹道:“谁家的少年如此刻苦!”李密在宫中当差时见到过越国公,于是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拜见。杨素问李密在读什么,李密告诉他自己正在读《汉书》。

杨素与李密交谈了一会儿,发现李密谈吐不凡。回家后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个人的学时才能,都在你们兄弟之上,你们可以和他交往一下。”后来杨玄感果真前来结交李密,两人成了朋友,这就是牛角挂书的故事。记载于《旧唐书·李密传》。

牛角挂书原文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牛角挂书的故事?”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启示

从李密牛角挂书的典故中可以看出李密是一个勤于读书的人,即便是坐在牛背上的时间也不浪费,也要用来学习,这就告诉世人要勤奋学习、努力学习的道理。而单从历史上李密的人生来看,他是一个不肯屈居于他人之下的人,有一定的野心。

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

一、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如下:

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但他喜欢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就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读,十分专注。这一情形恰巧让大臣杨素看到,杨素问道:

“你是哪儿的书生?”

“我叫李密,辽东襄平人。”

“你读的是什么书?”

“《汉书》中的《项羽本纪》。”

杨素很亲切地跟李密详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前途无量,便鼓励他:“你这么好学,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杨素回家后,把情况讲给儿子杨玄感听,杨玄感便和李密结交,成了好朋友。

公元613年,杨玄感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便乘机起兵反隋,并请李密为他出谋划策,但杨玄感没有采纳李密的妙计,兵败身亡。后来李密投奔了瓦岗寨的农民起义军,成为瓦岗军的首领。

后来,人们用“牛角挂书”来形容读书非常刻苦努力。

二、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扩展资料:

1、【色彩】中性

2、【结构】主谓式

3、【用法】作定语

4、【释义】比喻读书勤奋。

5、【押韵词】牛衣夜哭、藏垢纳污、套近乎、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嘴上功夫、横见侧出、略不世出、根朽枝枯、气壮胆粗、窸窸窣窣 [2]

6、【年代】隋代

7、外文翻译

【英语】read while grazing the cattle with one's books hung on its horns.

8、成语原文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牛角挂书

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

1、牛 角 挂 书

【拼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解释】: 比 喻 读 书 勤 奋。

【出处】: 《新 唐 书 · 李 密 传》:“闻 包 恺 在 缑 山,往 从 之。以 蒲 鞯 乘 牛,挂《汉 书》 一 帙 角 上,行 且 读。”

【举例造句】: 我们要学习他牛角挂书的读书精神。

【拼音代码】: njgs

【用法】: 作定语;指 勤 奋 读 书

【英文】: read while grazing the cattle with one's books hung on its horns

【故事】: 唐 朝 时 期,李 密 年 轻 时 听说 包 恺 在 缑 山,就前去拜他为师,他骑在牛背上,把《汉 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越 国 公 杨 素 刚好在路上看到,骑马跟在他的后面问他为什么这样勤奋。李 密 见 是 杨 素 就回答说在看 项 羽 传 入迷了。

2、囊 萤 映 雪

【拼音】: náng yíng yìng xuě

【解释】: 囊 萤:晋 代 车 胤 少 时 家 贫,夏 天 以 练 囊 装 萤 火 虫 照 明 读 书;映 雪:晋代 孙 康 冬 天 常 映 雪 读 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出处】: 《晋 书 · 车 胤 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南 朝 · 梁 · 任 昉《为 萧 扬 州 荐 士 表》:“既 笔 耕 为 养,亦 拥 书 成 学,至 乃 集 萤 映 雪,编 蒲 辑 柳。”

【拼音代码】: nyzd

【近义词】: 囊萤照雪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勤学苦读

【故事】: 晋 代 车 胤 从小就好学不倦,但因家贫没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因此浪费晚上的时间他觉得十分可惜。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他见室外到处飞舞着萤火虫,就用白纱布袋把捉来的几十只萤火虫吊在书本的上方,借着微弱的光线进行读书。同 朝 的 孙 康 因为家贫,雪夜里借着窗外映来的雪光进行读书。

牛角挂书的故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牛角挂书的故事主人公、牛角挂书的故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