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回国潮 中国留学生回国潮英语作文

小藤门 学习技巧 2023-02-24 28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中国留学生回国潮,以及中国留学生回国潮英语作文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留学人才“归国潮”告诉哪些道理?

留学结构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10年前,我国出国留学,基本上还可以界定为“精英留学”,大多数选择出国留学者,主要是到国外攻读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度,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4.4万人,这已经是197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2007年后,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井喷”:2008年达17.98万人,2009年为22.93万人,2010年达28.47万人,三年间人数大幅增加。

从2007年到现在这10年间,出国留学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出国留学群体整体质量参差不齐。既有传统的“精英留学”,即申请到国外名校读本科、硕士、博士;又有到国外读一般普通院校的“大众化留学”;在一些局部,确实也存在学力较弱的学生到国外“混文凭”的现象。

二是出国留学低龄化。目前,到国外接受高中以及高中以下教育的学生比例接近30%。

观察2007年以后的出国留学数据和结构,就不难解释为何会有“归国潮”现象了。2007年后快速增加的出国留学学生,在2011年毕业之后开始找工作,此时相较于陷于泥潭的西方国家,中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势头对他们有很强吸引力。这其中,不乏一些竞争力偏弱的人群,也提高了回国留学比例。

↑中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发展。资料图片

顶尖人才占少数现象仍待改善

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出国留学中的精英留学群体,有多少选择回国,这对评价出国留学的价值和我国对人才的真实吸引力极为重要。对此,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负责人曾指出:“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到87%。”这说明,大规模“归国潮”中,精英人才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在“归国潮”之下,还有出国留学热。精英人才希望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由于有理性的出国留学规划和优秀的学业表现,在国际就业市场有着很强的就业竞争力。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但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国际一流大学而言,我国还需进一步提高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在此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获得了不少成绩,但也仍存在有待提升的巨大空间。

“水土不服”折射用人方式转变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部分“海归”回国后,遭遇“水土不服”。这其中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其中相当一批人的原因在于,在出国留学时盲目选择,并未做好长期和科学的出国留学规划。在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学生是想“逃避”国内高考而选择出国留学;有的认为只要拿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可混到一张文凭;还有的在国外求学期间严重缺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规划能力,导致毕业时缺乏竞争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出国留学走向大众化,我国社会必将从原来的“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用人单位和社会不可能再完全按学历和留学与否的标准评价、选拔人才,而会更加重视人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高等教育将摆脱学历教育导向,重视受教育者的能力培养,而每个受教育者也应该基于个体能力、素质的提升来规划学业发展、教育选择,而不能再仅仅追求学历或身份。

十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超八成选择回国发展,回国潮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是因为很多人在国外根本就找不到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很多人才会选择回国发展。

对那些出国留学的人来说,虽然他们本身有着比较好的经济条件,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学历水平,但如果想要进一步在国外定居的话,很多人首先难以在国外找到理想中的工作,同时也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之下,愿意回国发展的年轻人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很多留学人员在出国之前就已经定好了相关的打算。

回国潮本身属于一种客观现象。

你可以尝试这样理解:当我们国内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的时候,我们的很多产业本身就非常需要高技术人才,同时也能够提供非常好的工作机会。对于留学生来说,如果这些留学生都在当地的话,很多人其实难以找到比国内更好的工作,同时也没有办法适应当地的生活,所以回国潮本身就属于一种客观现象。

回国潮也能够证明我们的经济发展实力非常强。

如果这个问题放在20年前的话,当时的很多留学生确实不会在毕业之后回国,因为那个时候的国外可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但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会发现国内的工作岗位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优质的工作岗位也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之下,留学生群体自然会优先选择回国发展,这个方式也可以帮助他们成就自己的人生。

最后,因为很多留学生本身并没有在海外长大,即便他们在海外留学多年,很多人依然难以融入当地的生活状态。对他们来说他们,很多留学生依然会觉得国内比较亲切,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很多留学生本身就没有做好在国外长期工作与定居的准备。

为什么留学生归国发展的人数增多

 现状

发达国家经济不佳

留学归国人员不断增加

重庆商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来求职?

陈秋霖:首先,归国人数增多,是因为出国人数在增加。2013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有41万,而2006年只有13.4万人。所以最近几年出国人数增长很多,而且90%是自费出国。

其次,归国人员增加不是今年的新趋势,2012年其实是增长较快的一年。2012年各类留学归国人员27.29万人,所以2013年突破30万并不是太出乎意料。

第三,如果把出国的人分成两类,一类去发达国家,一类去非发达国家。如果是去非发达国家留学,其实大部分都是预计要回国就业的,中国毕竟还是发展得更好。

去发达国家的,留下就业的也许会多一点,但是恰恰遇到发达国家经济受影响,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受影响,既是出国留学增加的原因,也是出国留学人员归国增加的原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不好,学校的预算减少,所以增加了吸收中国自费留学生的名额。同时,因为经济不好,找工作不容易,所以更多留学生还得回国就业。

此外,随着出国人数增加,人才的质量结构和原来有所变化。原来出国可能都是一些欧美名校,现在就更为多元,现在出国的更多可能是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想让孩子受不同的教育,或者受一些宣传的引导,觉得出国就是好的。所以现在出国留学的人多,回国的人也多,但是人才的质量和当年不能同日而语,这也是需要重新考量的。

趋势

国内经济基本面向好 出国留学数量增幅将减小

重庆商报:您预计今年归国人数还会继续增加吗?会呈现什么趋势和特征?

陈秋霖:我觉得短期内出国留学的人数还是会增加,第一是因为我们现在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第二是家长的收入水平提高,很多家庭能够支持这种自费留学;第三,大家确实还是对国内的教育存在一些争议,比如高考制度,家长可能觉得还是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选择让孩子出国。

留学归国人员也会增长,但是可能会有波动。一方面会受国外经济的影响,国外经济越好,吸收的就业越多,那么归国就业的人可能就少一些,反之则会增多。但整体上说,回国的会增加,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很快,虽然现在有放缓的趋势,但整体基本面还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会是吸引大家回来的主要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我觉得出国人数不会一直高速增长,原因是现在留学归国人员的优势和原来相比有所减弱。原来的出国留学人员,在知识、技术、语言、视野等方面,可以更具优势。但随着国内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差异正在缩小。此外,在中国就业、发展,需要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这是海归有可能欠缺的。因此,受中国人才需求特征变化的影响,出国人员增长幅度可能会有所减小。

影响

海归优势不再明显 关键看是否有核心竞争力

重庆商报:在归国人员增长的同时,国内应届毕业生人数也达到历史最高点的727万人。海归潮会否对他们形成冲击?

陈秋霖:我觉得冲击可能还谈不上,因为有一个结构性的原因,就是说在某一些特定领域,实际上归国人员一直是有冲击的,比如教育领域的求职,留学归国人员很多年来都占优势,这个冲击并不是新问题。但是有些领域,出国留学人员和国内毕业人员都是同样地找工作,不会形成太大冲击。

当然,总体来说,在就业上海归略有优势,这也是大家为什么愿意出国的重要原因,但同样要看到,国内人才也有海归不具备的一些竞争力。

重庆商报:2014年开年,中国留学人才市场乍暖还寒,留学生们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对就业寒冬?

陈秋霖:首先,海归们的心态要调整。如今的海归和以前的海归的情形已经不一样了,以前任何一个海归回来都可能有很好的空间,但现在在一个“世界村”里,就业到哪儿都是一样。

其次,对于不论是海归还是国内学生而言,是不是毕业生多了就业就难了?实际上毕业生里面优秀的那部分人,其实并不受人数变化的影响,他的市场需求一直很高。所以关键还是你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从知识、技术、语言、眼界,包括其他的技能,要有优势、有能力。而对于不在这个百分比里的人来说,这个影响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只能更好地去观察、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做好准备

近代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留学是在

文档视界

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洋务运动时期。

中国留美幼童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洋务运动时期

一般指19世纪60——90年代。1872年,在曾国藩等人的支持下,容闳招录了30名幼童赴美留学,是近代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

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

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第一批幼童于公元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登陆。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大陆的蒸汽火车,到达

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涯。

幼童们被分配到54户美国家庭(其中康涅狄格州34户,麻萨诸塞州20户)中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成为

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令美国人惊叹不已,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

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全部学生被召回国。当时,耶鲁大学的22位留学幼童中祗有詹天佑和欧阳庚二

人顺利完成学业。容揆和谭耀勋抗拒召回,留在美国完成耶鲁大学

学业的。李恩富和陆永泉则是被召回後,重新回到美国,读完了耶鲁。

下载文档原格式

(Word原格式,共1页)

支付 ☛下载

相关文档

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中国近代史上的早期日本留学史

2021中历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两套】

中国近代留学生群体

略论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的派遣

浅议中国近代留学生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版)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含答案)【自考真题】

中国第一批大学留学生

试论晚清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近代留学教育思潮

中国近代留学生事业的先驱——李鸿章与中国留美学生

近现代史纲要:浅谈近代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近代留学第一人-容闳

中外教育史选择题

近代中国留学生与中国政治变迁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

近代留学生与中国

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历史趣谈揭秘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都不愿回归祖国

为何中国留学生不回国

中国留学生回国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留学生回国潮英语作文、中国留学生回国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