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落凤坡,以及落凤坡庞统遇难的主要内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落凤坡中死落凤坡的是庞统。
2、《三国演义》中庞统死亡原因:攻雒城落凤坡,因疑亮欲争功落凤坡,不从亮书劝阻,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为乱箭射死。
3、人物简介: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落凤坡是因为“卧龙凤雏”之一的庞统死后埋在了这里,才被称为落凤坡,除此之外在明朝还有另外一个落凤坡,一名叫凤栖的大将死在了这里。
当年名声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因为在中军大帐里面呆腻了,出于关心战况执意到前线为将士们加油打气,结果因为骑了刘备传说中会妨害主人的“的卢”马,被敌军误认为是蜀汉的最高统帅刘备,所以敌人的冷箭下雨一般射了过来,庞统躲避不及被射成了刺猬,一代天纵奇才就此陨落。庞统之死让刘备大为痛心,每次有人提起庞统他都忍不住泪如雨下,后来就把庞统埋在了他牺牲的山坡下,而这个山坡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落凤坡,似乎注定庞统要死于此地。
可奇怪的是,1000多年后的明朝也出现了另外一个落凤坡,难道真的被人看到有凤凰落在这个山坡上吗?自然不是的,因为在这个山坡下也死了一位名字中带有“凤”的将领,这个人就是瓦刺首领乜先手下的副先锋大将凤栖。当年瓦刺进攻宋朝的时候,凤栖带领着一队人马驻扎在这个山坡附近,后来有士兵在旁边找水喝的时候,发现山坡下的一个泉水里涌现出金砂,就和几个人在泉水里淘沙子。
后来知道的多了,大家就疯了一般跑过来抢夺金砂,发展到后来就开始自相残杀,看来瓦刺人也没有多少好人,大家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了一点金砂就互相要命,真的很可悲。但悲惨的还在后面,这时候山坡上的宋军万箭齐发,而且射下来的都是火箭,混乱中士兵们和先锋凤栖都来不及逃走,大多都烧死在了山坡下,从此这个山坡也被人们称为落凤坡。
落凤坡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的庞统祠旁约2公里处。
落凤坡是小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中描写的庞统战死沙场的地方。如今是新恢复的古驿道终端,两旁是乡村,此地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民风纯朴。祠中的庞统墓是后人为纪念庞统而建,其真墓应在不远处的落凤坡旁。
落凤坡的历史
汉末三国期间,此处的地名并不叫落凤坡。在东汉时期,因地处绵竹城东,因此被称为绵竹关,隋唐时期又被改名为鹿头关。直到唐代中期,此处又被定名为白马关。这个地方,便是如今的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的鹿头山。落凤坡,则位于鹿头山中。这里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落凤坡的得名完全是受到宋元时期三国故事及《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而出现的。
落凤坡,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的庞统祠旁约2公里处,是小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中描写的庞统战死沙场的地方。如今是新恢复的古驿道终端,两旁是乡村,此地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民风纯朴。祠中的庞统墓是后人为纪念庞统而建,其真墓应在不远处的落凤坡旁。
扩展资料:
落凤坡周边景点:
1、白马关
白马关距德阳仅15公里左右,是古代由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缀连在三国遗踪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
2、庞统祠
落凤坡旁,有当年为庞统而建的真墓,只有简单的维护,据说这是刘备为其亲选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块风水宝地,现有墓碑一块。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后,汉昭烈皇帝刘备在白马关建庞统祠以纪念庞统。庞统祠中的庞统墓只是后人为纪念庞统而建,其真墓则在落凤坡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落凤坡
落凤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落凤坡庞统遇难的主要内容、落凤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