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徐海东的简单介绍

小藤门 专栏 2023-01-18 64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大将徐海东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大将徐海东有几个子女

大将徐海东一共有5个子女,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徐文伯、长女徐文金、次子徐文忠、次女徐文玉、小女徐文惠。二儿子和三儿子其他情况不知,只知其中一个在1997年瘫痪了。

大将徐海东妻子是周东屏。

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窑工出身的徐海东英勇善战,享有“徐老虎”的盛名。他打仗10年,9次负伤,他的每条腿、每只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全身共有17个窟窿,8次穿膛而过。

从北伐战争、黄麻起义、到创建革命根据地,率部队参加平型关战役,抱病赴抗日前线……徐海东身经百战。被毛泽东誉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扩展资料

大将徐海东的几个子女简介:

徐文金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先后生了4男1女,在困难时期丈夫因饥饿和疾病离开了人世,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

徐文玉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接到徐海东将军身边生活学习,后来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

徐文惠,在延安出生,1958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1960年转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解放军总医院工作。

徐文伯,西安事变时在西安出生,1958年9月进入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毕业后,在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任中尉助理员。

徐文忠,从小失聪聋哑残疾。1997年瘫痪,姐姐徐文惠一直与弟弟生活在一起,悉心照料,不离不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徐海东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组图:大将徐海东子女今何在

徐海东简介(100字)

十大将军-徐海东简介

徐海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徐海东,1900年生,湖北黄陂徐家桥村(今属大悟县)人。出身贫寒,当过11年窑工。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任农民自卫队队长,11月率队参加黄麻起义。在创建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中,历任中共区委书记,县赤卫军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营长、团长、师长。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后,任重建的第26军副军长兼74师师长,后任第28军军长、第25军军长,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下,坚持大别山区的斗争。1934年11月,红25军奉中央军委指示撤出鄂豫皖苏区,向北转移,任副军长、军政治委员、军长。1935年9月率部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军团长。为把革命大本营奠基大西北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指挥了温塘、张店、町店等战斗。特别是町店一战,取得全歼日军一个联队,毙伤敌近千人的重大胜利。1938年6月,因病回延安,曾入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9月,随刘少奇赴华中,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员。12月指挥周家岗等战斗,取得反“扫荡”的胜利,对巩固和发展皖东抗日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他骁勇善战,不怕牺牲,在战斗危急时刻,经常身先士卒,被群众誉为“徐老虎”,先后9次负伤,积劳成疾。1940年病情严重,仍随军参与指挥作战。1941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后长期治疗、休养。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0年3月25日逝世于郑州。

红四方面军有这几位高级将领最受毛主席喜爱和信任,他们是谁呢?

以上说的是主席比较偏爱的将领,但他们都是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那么红四方面军呢?

红四方面军被授予将军的也很多,主席比较偏爱和信任的红四方面军是哪几个将领?可能有人不是很清楚的,下面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这几位主席比较偏爱的红四方面军的将领;

一:徐向前

北上途中,张国焘搞分裂,野心膨胀,企图挟持党中央、中央红军南下,由他号令全国红军,党中央、毛主席及时识破了张国焘的阴谋,毅然决然率领中央红军一、三军团单独北上。

1935年9月9日,当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脱离接触,单独北上时,红四方面军前沿部队打来电话询问:“中央红军不打招呼走啦,还对我们放了警戒哨,打不打?”

徐向前在党和红军出现大事大非的时候,主动维护其党和红军的团结,使得红军避免了内讧,保证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安全北上,徐向前顾全大局的作法被毛主席记住了。

第二位:徐海东

徐海东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建立大本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35年11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红15军团会合后,这时的党中央、中央红军非常困难,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行为带走了红四方面军的全部和红一方面军的一部分,而徐海东又是红四方面军的,他究竟是支持中央红军呢,还是跟着张国焘路线走呢?主席也摸不准,正巧中央红军财政遇到了困难,主席便投石问路,向徐海东借2500大洋。

毛主席收到徐海东上交的5000元大洋后感动的都落了泪。

徐海东与中央红军会师之前,从未和毛主席见过面,指挥序列还不是中央红军的的,但是在中央红军来了以后,在张国焘和红军分裂的危难之际,在中央和中央红军与张国焘的分裂中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大是大非面前,他能坚决地支持中央红军,旗帜鲜明的捍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权。

徐海东在给中央红军奉献了5000大洋后,还给中央红军提供了十几支机关枪和大量的枪支弹药、医疗用品。毛主席从此记住了徐海东,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是由徐海东提供的帮助度过的。

共产党和解放军打下万里江山后,1955年进行大授衔时,毛主席没有忘了徐海东的功劳,不顾其他人的反对,亲自点名给徐海东授于大将军衔,并且排在粟裕之后,位居大将之列的第二位。

第三位:许世友

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失败后,率领红军总部、红四方面军四军、31军到达延安,中央展开了对张国焘的批判,运动扩大化了,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干部对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也进行了批判。

这事很快的被党中央知悉,将许世友等人抓了起来,这就是在延安发生的著名的“红大事件”。

毛主席洞察秋毫,妥善的处理了此事,将张国焘的错误行为同四方面军的将领分开区别对待,耐心开导说服许世友等人要跟着党中央路线走,并宽大义释了许世友等人,让他们继续领兵杀敌立功,建功立业。

许世友为毛主席的伟大胸怀所感动,许世友当即给毛主席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并发誓一生忠于毛主席,坚决跟着共产党干革命。

许世友有句名言:“孝,要孝顺好老娘,忠,一生忠于毛主席。”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建国后仍穿新四军旧军装 徐海东大将:省钱给烈属吧

文章摘自:人民政协报

在《西行漫记》中,斯诺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10月7日,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彩色故事片《徐海东喋血町店》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影片全景式再现了我军抗日战争史上具有与"平型关大捷"同等重要地位的町店战役的 历史 画面,把观众再次带进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很多传奇性人物一样,徐海东大将的某些人生片断,也是很富有传奇色彩的。

一、为什么改名

徐海东,原名徐元清,1900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夏店(今属大悟县)一个六代陶工之家。夏店位于大别山区,与大海相距千里,是个热带风暴都无法光顾的地方。1928年除夕夜,身为夏店区委书记的徐元清,组织领导了农民年关暴动。暴动队伍冲进地主豪绅庄园,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断粮多日的农民兄弟。敌军闻讯,立即开过来一个团。年关暴动失败,徐元清的许多亲友倒在了血泊中。为了表示革命到底的决心,徐元清改名"徐海动",意思是要像哪吒那样,把沉闷的大海搅动起来,改天换地。在黄陂话中,"海动"与"海东"是一个声音。人们叫来叫去,就把他叫成"海东"。他也顺乎民意,索性把名字改成"徐海东"。岂料,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他与大海结缘,在辽东半岛的大连市工作、休养、居住了八个春秋。

二、从哪个"军校"毕业

红军初建时,徐海东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边打边学,用鲜血交"学费"。他从当队长起,直至当军长,都是在最前线指挥,身先士卒,带头冲杀,先后9次负伤,留下了17个窟窿--16个弹孔,一个刀痕。他的亲友有66人惨死敌人的屠刀下--从呀呀学语的儿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近亲27人,远亲39人。

1933年初春,红25军围攻七里坪,未能攻下,反而损失了3000多人。在省委紧急会议上,徐海东指着省委书记沈泽民说:"你们这些小资产阶级的领导,只顾自己吃饱喝足,不顾红军战士死活。"沈泽民大怒,当场将其推押出会场,命作检讨反省,并准备以"肃反重点人物"严厉处置。赶巧,国民党军大举进攻的报告传来了。徐海东心想:冤死不如战死。于是,他脱去棉衣,赤膊挥刀,浑身青筋暴突,率领交通队官兵冲向敌阵。国民党部队哪见过这样的阵式,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退。事后,沈泽民亲自去慰问徐海东,紧握他的手说:"惭愧,惭愧,险些误杀忠良。"徐海东爽朗回答:"杀了我,谁去杀敌人?"

不久,在皖西葛藤山作战时,徐海东采用机智灵活的战略战术,俘虏了敌代师长兼旅长刘书春以下官兵1000多人。刘书春十分佩服地问道:"长官,你是黄埔几期?"徐海东摇头。刘又问:"那你一定是保定军校的了?"徐海东哈哈大笑,说:"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刘不解地挠头:"这……这青山大学在哪儿?"徐海东把手朝门外一指:"就在那儿!"

由于能征善战,蒋介石打一仗败一仗,就是消灭不了徐海东。蒋介石很气恼,愤愤不平地骂道:徐海东就跟他的名字"臭豆腐"一样,粘了就甩不了。抗美援朝时,有一次,美军39辆重型坦克一下子冲到我39军阵地,结果全军覆没,一辆都没回去。美国人从来没有这样的败绩,经过一翻调查,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徐海东旧部39军,在调查报告上还特意加了一个括弧,里面写着"臭豆腐部队"。

1940年1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员徐海东在作反扫荡报告时,突然口吐鲜血,昏倒桌旁。当时,每天都要行军打仗。他的病床是一副特制的大担架,担架上搭着一个篷,活像一间小房子。从此,他便开始了乘担架指挥作战的军旅生涯。令人称奇的是,他闻战则喜,自言:作战为治病之良药。不战,则病发,精神恍惚;战,则病愈,精神焕发。每次大战之后,他倒头即睡,雷打不动,短者一天一夜,长者两至三日。睡着以后,部下们都是忧喜参半:既忧其醒,又忧其不醒。醒了之后,大家喜形于色,奔走相告。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徐海东对夫人周东屏说:"我这个老病号,终于把小日本给熬垮了!"

三、何以"临终犹在想大连"

1947年9月,徐海东的担架部队到达山东半岛。中央决定将他和部分家属撤往苏军控制下的大连。9月18日,徐海东告别生死与共的战友,从威海乘船前往大连,被安置在文化街75号住宅养病。为保密起见,徐海东使用化名叫余立仁。苏联军医给他做了X光透视,发现他的肺部大部分功能都已失效,当听到徐海东多年来靠中草药维持生命,都对他的生命力钦佩不已。韩荣萱今年84岁,曾给徐海东当了三年秘书,他回忆说:徐大将常常对我们说,他是一个粗人,因为他不怎么识字。但徐大将的记忆力很好,一般文件,我们给他读上两遍,他几乎就能够背诵下来了。

1951年5月,周恩来专程到大连看望徐海东。他看见徐海东的卧室里挂着洗过的新四军旧军装,就对其夫人周东屏说:"这衬衣、裤子、袜子,都是补丁摞补丁啦!不能把我们的猛将军打扮成叫花子嘛。"徐海东却说:"我喜欢穿它们。我们刚刚建国,资金短缺,把剩余的钱给那些死难烈士的家属用吧。"后来,实行军衔制,中央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其名字排在粟裕之后,位列第二,十分显赫。徐海东得知后,非常不安。恰巧,周恩来又来大连,并前来看望他。徐海东恳切地说:"总理,我长期养病,为党做的工作太少,授我大将军衔太高,我受之有愧啊!"周恩来握着他的手,动情地说:"海东同志,毛主席说了,你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啊!授予你大将军衔,是根据你对革命的贡献决定的,我看不高也不低,恰当!"

徐海东身居高位,但从不恃功自傲。他在大连期间,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大连文史专家孙玉写道:"徐海东大将平易近人,生活俭朴。为节约用水,大将吩咐工作人员不要将他的洗澡水放掉,而是用来冲厕所。大将对工作人员说,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我们应该带头节约,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抓起。疗养院的老同志都记得,战功赫赫的大将不择衣食。平常他舍不得吃鱼、肉,只是到了周末才改善一次伙食。他吃剩的饭菜从来不许倒掉,而是让厨师妥善保管,下顿热热再吃。他说,每顿饭为国家节约一分钱,日积月累,也是不小的数字啊!"

1956年9月,徐海东离开大连,迁往北京,住在观音寺一号。但是,他与大连的友谊仍在继续。一次,徐海东咯血不止,中央派出军用飞机,将大连著名中医李寿山请去会诊。由于支气管扩张,诱发大咯血,北京专家组采用石灰散、咳血方等凉血止血的方子,效果不佳。诊断时,李寿山发现徐海东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而且烦躁汗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语声低微,喉有痰鸣,咳中带血,其色浅红或暗红有块,每次约100~200ml。李寿山认为,他患的是阳虚夹寒不能摄血之症。于是,他对症开方,并亲自煎药。徐海东连服6剂,咯血症状止住了。随后,李寿山给他开了一些补养的方子,以增强体质。1962年2月,徐海东再度病危,高烧不退。徐海东点名叫李寿山去北京。李寿山在北京住了两个月,诊脉煎药,使徐海东转危为安。

1969年10月21日,根据林彪签发的"中央军委一号命令",徐海东带着氧气瓶上了去郑州的火车。1970年3月25日病逝。后来,周东屏来到大连,专门约见李寿山,说:"将军临终的时候,还在想着大连,嘱咐我有时间一定要去大连走走,见见李大夫。唉,如果当时能找到你,也许将军就不会死了……"

大连人民也没有忘记徐海东大将,大连市人民政府已经将徐海东旧居分别列入"大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名单"。

开国十大将都是谁?

1、粟裕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先驱,在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役中歼灭日军400余人,作战能力极高,自后来的车桥战役中,更是歼灭众多日伪军,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十大著名军事统帅。

2、徐海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麻起义中,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在町店战斗中更是歼灭了日军近千人,在土地革命期间,更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

3、黄克诚是十大开国将军第三位,在1928年参加 湘南起义,攻占了永兴县城,在抗战期间才加长沙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同徐海东一起参加有机战争,为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

4、陈赓原名陈庶康,他弃笔从军,在抗战期间,多次歼灭日军百余人,在1950年参加细长战役歼灭了敌人,守住了西昌了。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

5、谭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之一,是中国十大将军,在1927年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是毛泽东手下的秘书,后随毛泽东下井冈山,取得了首站长岭寨,三打龙岩城,攻占上杭的接触战绩,是开国十大上将之一。

6、萧劲光于19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以积极防御的战术,指挥依托黄河天险和野战工事,多次挫败日军对黄河的进攻,保证了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是十大开国将军之一。

7、张云逸在抗日时期,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等重大战役,粉碎了诸多敌军的扫荡,巩固了皖东根据地,更是为以后反击国民党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8、罗瑞卿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在1942年,在太行山附近于日军周璇,粉碎了日军的额“铁壁合围”,也在众多战争中取得巨大的胜利。

9、王树声在抗日期间参加了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历任团长师长,指挥官等众多官职,有勇有谋,战绩显赫,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军的建立留下来不可磨灭的战绩。

10、许光达在十大开国战将中排名第十位,在抗日期间,发表了很多国防抗日文章。为国军的抗日经验,军事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1942年开展抗日有机过程中,摧毁了日军的多处军据点,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大将徐海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将徐海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